• 23阅读
  • 0回复

酒泉探亲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0
第2版()
专栏:

酒泉探亲记
杨 滋
人人都说自己的家乡好,然而我对自己的家乡——甘肃酒泉,过去却从不夸耀。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家乡是贫困落后的。就因为这,早在六十年代初,我还在少年时,就不得不离乡背井投奔在东北工作的姐姐。在那里,我考上了石油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四川工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农村日益富裕起来。我那年迈的母亲从姐姐家回到了酒泉。更使我难以想到的是,哥哥全家竟来到四川旅游。尽管他们对家乡变化说得头头是道,但我思想上的疑虑一时仍难以消散。去年麦收时节,我决定带上女儿回乡一游。
我的家住在双桥四队,距县城还有30公里。汽车穿过林荫道,路边是片片麦地和成群的牛羊,一排排白墙平顶的村民住宅象整齐的积木隐藏在树荫中间,景色如画。想过去,看现在,多么大的变化啊!
汽车喇叭一声长鸣,打断了我的沉思。我们下车了。找到哥哥的新住处,推开宽大的院门,穿过花丛,一眼就看到坐在花池边的母亲。哥哥、嫂子、侄儿、侄女也闻声跑了出来。我扑上前紧握着母亲的手,激动、喜悦夹杂着难以名状的离别之情,一瞬间,全部倾泻出来了。
我和女儿被全家簇拥着走进一间约40平方米的长方形正房。屋内,墙壁雪白,地面铺着带有花纹的水泥砖。屋里摆着写字台、大立柜、茶几等时新式样的家具;平柜上面放着一部12寸黑白电视机。两扇玻璃窗取代纸糊的小孔窗。
接着,我们又来到约20平方米的仓房。仓房的一头堆放着为明年生产准备的各种化肥、农药等;另一头是水泥制成的粮池。哥哥说,为了腾仓,前不久又向国家超售5,000多斤小麦,仓内现余的上年陈麦,还够全家吃一年的。母亲指着粮仓说:“现在不愁没有粮,愁的是打下的粮食没处装啊!”
我搀扶母亲走出仓房,又依次看了家养的猪、鸡、骡子。哥哥对我说,这几年家里从生产到生活,衣、食、住、行,样样都不用发愁。
来家几天,哥嫂总是陪着我。虽然合家欢乐,我却心中不安,怕影响生产。我对哥哥说:“生产要紧,可不能因为我耽误地里的活。”哥哥笑着说:“实行生产责任制了。咱承包的地,自己种,自己管,心里有准儿,你就用不着操心了。”
家乡的另一个变化是市场繁荣。过去,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没有集市,村民出售农副产品,购买工业消费品,理发,照相等,都非到县城去不可。记得1971年我探亲时,为了照张全家像,一家8口人赶到县城。加上来回车费、饭钱,一张相竟花了15元多。现在家乡各大队都有了商业服务网点,品种多,数量足。出售百货、瓜果的小商贩沿村叫卖;流动照相、理发的个体户走村串户,用什么、买什么都很方便。我来之前,由于对这里的经济形势估计不足,从四川带了不少酒、糕点、大米等。回家一看,除四川名酒外,其它都是多余的。
假期很快过去了,然而,家乡的变化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现在,我也和别人一样,爱夸家乡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