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山村的步伐——平江县小水电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1
第2版()
专栏:通讯

山村的步伐
——平江县小水电见闻
本报记者 王天铎
听说七山二水一分田的湖南平江县群众办电很有气势。全县装机容量已达22,446千瓦。在总投资中,国家和地方占23%,社队占32.8%,群众集资和投工占44.2%。社队和群众办电比重大,而且都是自建、自管、自用,所以电费也很便宜。我们慕名来到县城的那天晚上,看到一家百货店的货架上放着大大小小的电饭锅。我们问女售货员:“这电饭锅有人买吗?”她的回答很干脆:“当然有人买罗!”那神色好象是说:“真是少见多怪。”如今一些城里人下乡难免要少见多怪,那就先到山里看看吧。
决定去最偏远的山区黄金洞。
去黄金洞路过大桥公社李家生产队。社员唐效忠是用电饭锅的,住在路边。我们就乘便访问了他。他一家七口人,五个老小,只有他夫妇二人是全劳力。自报去年人均收入600多元。他说:“山里不缺柴,你看我煮猪食就烧柴。下地、进厨房全靠我们夫妇二人,劳力不足,有了电饭锅就方便多了。”
当我们到了山深林密的黄金洞时,天已经黑了,乡政府所在地的大山沟里灯火辉煌。
这黄金洞乡群山耸立,翻过东边的大山便是江西铜鼓县。是当年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我们在先辈当年创业的地方,和乡政府的几位同志围着两盆炭火话家常。我们说:“这木炭在城里是很贵的,点两盆火太破费吧?!”乡长老张说:“三分钱一斤,有的是。这里缺的一是路,二是电”。山路要能通进去,大量的杉木、山货就能运出来,那黄金洞里就有运不完的“黄金”。接着我们的话题又转到电上来。老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在办电中原来是这样迈开他们的步伐的……
这里有个果子洞村,7户人家,住的很分散,天一黑,就只能猫在黑洞洞的山里。村民小组长汤继如和社员熊佳桂看到有些山村有了电,心想果子洞村山高水长,为什么不能也办个小水电呢?去年年初,他们买了台1.5千瓦的发电机,选了一条沟,伙同大家修了一个坝,又修了一条引水渠,用一根楠竹管子把水引
下来,带动用木头做的小水轮,再用来带动发电机。“试运转”失败了。当晚他们通夜没有睡:能不能用大转轮带动小转轮,还算了又算,但没有算出个结果。那就边干边琢磨吧,大小转轮增加到7个,把发电机带动起来了,电灯泡发亮了,但总是象炭火一样红。又失败了。有人刺他们:“算了算了,别使傻劲了,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点煤油灯吧”。他们蹩着一股劲,来到本乡的天林大队,登门请教,为什么天林的小水电能大放光明。回到本山,照葫芦画瓢,这第三次终于使发电机的发电功率达到1.5千瓦,输出电压达到250伏。真是起步难!现在步子终于迈开了。去年人均收入约1,100多元,不乏资金,他们正在准备把发电功率加到3千瓦。因为除了照明,还想搞副业加工。
办电较早的是上面提到的天林村。61户人家,分散在方圆30多里的大小山沟里。这个大队的党支部是个有眼光有抱负的党支部。他们认为,天林的劣势是可耕地少,但优势是全山都是宝。不仅杉木多、山货多,而且水力资源丰富。“挖山宝不同时把这个水力资源用起来,那就对不起山,也辜负了水。”“绝不能象过去那样,一晃十年过去了。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办水电”。1981年是他们起步的第一年,选定石枧洞生产队作为“微型发电试验队”。这个队的队长黄新明是个敢想敢干、说干就干的年轻人。他约了两个志同道合的小伙子,从生产队存款中拿出1,500元,在公社综合厂买了部1.5千瓦的发电机,20多公斤铝线,利用一处16米高的水头,带动了发电机,把电送到了全队11户人家。这一来,天林的夜晚就迷人了,引起周围的社员纷纷去看新鲜。接着出现的是村看村、户看户的连锁反应。天林的南坳生产队、石湘洞生产队相继办起了自己的小水电。河背生产队社员黄选举等不及,独家买了部1.5千瓦的发电机,并把发电日期选定在去年的农历年初三。他一家8口人,10间房,每间房里都安装了电灯。这一天的傍晚他家忽然一片通明。这可是新年新事,轰动了深山老林。一位社员还吟诗一首为大家助兴:
微型发电真正好,
花钱不多用工少,
一家一户也能办,
真是山区夜明宝。
后来县委的同志一再跟我们说:过去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失误在山、失误在水,山和水的潜力都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看看今天的群众情绪,是绝不能让这个历史教训再重复出现了。平江去年遭受特大自然灾害,由于落实了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人均口粮仍可达到850斤,人均现金分配200多元,这是群众办电的经济实力。贯穿全县的汨罗江和遍布全县的山川河流,又为群众办电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
电在平江已经开始给山村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且看一下向家公社吧。他们是靠自办输电线利用全县的剩余电力供电的。现在全公社3,395户人家已有3,015家用上了电。6个排灌站使2,110亩“望天田”改善了灌溉条件,发展了社队的各种加工业。有个叫李大满的社员会做钳工,侄子会做车工,过去无用武之地,现在叔侄二人合伙买了钻床、车床、电焊机,办起了家庭工厂。向家镇和一个大队,办起了电影院。从黑白电视机到24寸的彩色电视机、收录机、电唱机、电风扇、电热杯和电饭锅,都开始涌进社员的家庭。所以许多社员禁不住要交口称颂:“责任制使我们富了,高压线使我们‘洋’了”。
离开平江的前夕,我们向县水电局的负责同志要了一本封面烫金的《1983—1987年平江县农村基本电气化规划》,同时问他:“为什么把最后年限定在1987年?”回答是:“1987年是党的十三大该召开的年份,我们打算干出一个样子,到时候向十三大献礼。”原来这是他们献礼的规划。这里的山村,已在朝着“电气化”的方向在迈开自己的步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