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是富裕农民的私心重了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2
第2版()
专栏:

是富裕农民的私心重了吗?
辽宁 范敬宜
具体分析一下先富起来农民的思想状况,例如看看他们是不是“私心越来越重”等等,对我们深入讨论怎样看待先富起来的农民是很有益的。如何正确认识今天的农民,正确估计他们的政治思想状况,这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希望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讨论,在这个问题上能够获得一个基本一致的认识。这对发展当前农村的大好形势是十分必要的。 ——编者
“农民富裕起来是不假,可是他们的私心也越来越重了!”这是目前有些人对先富裕起来农民的一种指责。言外之意是:承包责任制给农民带来的是收入水平的上升,觉悟水平的下降。这种说法对不对?大有明辩的必要。
年前,我到辽宁省营口县农村去,遇到省粮食厅一位做收购工作的老同志。他告诉我,这次出来的目的是打算开几个会,说服农民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把稻谷多卖一点给国家,以满足城市人民对细粮的需要。原来他估计这项工作的难度很大,出乎意料,他把来意一讲,农民都痛快地说:“丰收不忘国家,别说这个数,再多点我们也卖!”这位老同志深有感慨地说:“我做了三十多年粮食工作,遇到这样顺利的情况还是头一回。”
有些农民过去计较个人利益多一些,这与长期贫困关系甚大。在农村逐步富裕起来之后,农民的私心会不会越来越重?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乡党委书记于俊英曾经对我说:“对农民来说,私心重不重,首先一条看他能不能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吃‘大锅饭’的时候,我们这里的社员穷得叮当响,吃不上,穿不上,拿啥去‘兼顾’?不但兼顾不上,还年年吃国家的返销粮,欠集体的债。生产队实在太穷,就想方设法搞名堂,瞒产私分,胡弄国家。嘴上喊‘三兼顾’,实际上‘三紧张’。现在,实行了责任制,农民日子好过了,不吃返销,不花贷款,该向国家交的征购粮按数交了,该给集体提留的按数提留了,我看这才真有点‘三兼顾’的样子,怎能说是私心重了?”
那么,为什么还有人认为先富起来的农民的私心越来越重?我想,问题就出在:没有弄明白究竟什么叫私心。在“割尾巴”的年代,“公心”、“私心”被弄得玄而又玄。似乎农民只有不食人间烟火,才算没有“私心”。现在,对搞承包的农民来说,主要是看他能不能忠实地履行承包合同,合同是三者利益的体现。按照合同规定,“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是自己的”,不论自己得到的那部分有多大,都不应视为私心,相反应当受到鼓励。有些人吃大锅饭吃惯了,对多劳多得看不惯。捆在一起受穷可以,而且是“公心”;凭着勤劳增加收入,带头富起来倒成了私心重。按照这种逻辑只有回到“粮食过‘长江’,群众喝菜汤”的年代,才是最值得赞美的“无私”境界。
当然,这不是说现在不存在教育农民的问题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给农民思想上带来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坚持向农民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农村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很多,很艰巨。但是,我们对于农民、特别是先富起来农民的思想状况,一定要有一个合乎实际的估计。如果把支流当作主流,甚至动摇对党的农村政策的信心,那就会铸成大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