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要坚持对农民进行正面教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3
第2版()
专栏:

要坚持对农民进行正面教育
本报评论员
八亿农民心情舒畅,安居乐业,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太重要了。近几年来,生产的连年丰收和生活的逐步改善,使广大农民欢欣鼓舞,更加信赖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广大农村出现了多年来未曾有过的安定团结、振兴经济的局面。这个好局面实在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百倍爱惜,努力维护。
当然,并非农村里一切尽如人意。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某些消极因素。例如,有些人强占耕地盖房,侵占公有财产,从事非法经营;有些地方封建迷信、赌博偷盗、买卖婚姻等歪风邪气比较严重;少数基层干部以权谋私,攫取非法收入,等等。对于这些问题,要注意划清政策界限,采取积极慎重的态度,加以解决。农民中间的问题,除极少数属于违法犯罪性质的需要依法处理外,大多数是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对于人民内部的思想认识问题,绝不能采取粗暴的强制和压服的办法。象十年动乱中那样搞所谓急风暴雨式的“七斗八斗”不行,靠动辄罚款的“七扣八扣”也不行,那样只能是压而不服,越搞越乱。用搞运动的方式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表面上轰轰烈烈,声势吓人,实际上雨过地皮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也是过去多年来的实践所证明了的。
最近,党中央决定在农村不提清除精神污染的口号。这是考虑到清除精神污染主要是解决理论战线和文艺战线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考虑到避免在农村引起误解,防止有人借清除精神污染,散布对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怀疑,或者把过去解决农民思想问题的“左”的做法又搬出来,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给生产建设带来损失。农村各级党组织和各级领导同志,不要因为农村不提清除精神污染口号,就放松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发展经济、改善生活的同时,用乐于为群众所接受的形式,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国家、集体、个人三兼顾的教育,同时加强普及教育和科技知识的工作,使越来越多的农民,逐步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型农民。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使命。
对于农民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坚持正面教育的方法,循循善诱,又疏又导,让农民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比较、实践,提高觉悟,明辨是非。最近几年,各地创造了许多在新形势下对农民进行正面教育的好方法,如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制订“乡规民约”,评比“五好家庭”,建立文化活动室,兴办科技推广站,建设文明村镇,以及党员分工联系到户做群众工作,等等。这些办法都是有效的。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当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推动农村在进一步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积极建设精神文明,让两个文明建设都取得更大成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