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发展中专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北京市的调查(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3
第3版()
专栏:调查报告

发展中专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北京市的调查(下)
湘民
(续昨)
几点意见
一、要提高对中等专业教育的认识。中等专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短缺的层次,具有投资少,培养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按照一些国家的经验,在人才结构中,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以组成一个高效率的智力群体结构。这些国家一般把大学生和中专生的比例、工程师与技术员的比例维持在一比三或一比四。而我国目前的状况是比例倒置的。1981年高等学校和中专学校在校学生数是七点七比一。北京市纺织系统工程师和技术员的比例是四点三比一,首钢是九点六比一,市规划局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和技术员的比例是一比十五比六,环保局是一比十二点二比四点六。由于技术员少,不少工程师长期干技术员的工作。这种高材低用的做法,不但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增添了个人的思想苦闷,又使用人单位在安排工作时感到很为难。当前,全市企业中采用中间技术和手工劳动的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多数企业是生产定型产品,大量需要的是制造工艺、维修和管理人员。这几年北京中专学校毕业生尽管质量还不高,但是用人单位还都抢着要。由此不难看出,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教育是四化建设的需要,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北京市实际情况的。
二、对中等专业学校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整。目前分散办学的作法,造成大家都办、大家都办不好的局面,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在全市中等专业教育未根本改革之前,第一步应在全市范围内以局为单位进行调整,使学校数量减少,招生量扩大,专业设置相对集中,逐渐趋于合理;要整顿管理体制,明确责任,适当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好一批重点中专,积极兴办一些社会急需的专业。
三、加强领导,加强管理。邓小平同志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文中指出:“我总觉得科学、教育目前的状况不行,需要有一个机构,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安排,统一指导协作。”邓小平同志这个意见同样适用于北京市的中等专业教育,要逐步改变现行的各局(区、县)分散管理中专的体制。
鉴于目前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较为薄弱的状况,建议市委、团市委、市总工会象对待其他教育一样,把中专学校的党、团、工会工作统一领导起来。
四、开源节流,积极解决教育经费和基建费用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多数学校处于创建阶段,所需费用较多,因此,建议市、区、县财政在财力可能条件下,增加这一部分学校的教育经费。市计委根据各校的实际需要,每年增拨一定数量的基本建设费用,使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破旧的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并与有关部门协同认真落实中专年度基建计划。此外,建议市里作出决定,规定中专的主办单位,可以从其所属企业的留利或机动财力中,按一定的比例提取教育基金,对中专教育进行资助。
各局(区、县)要采取积极的措施,用自我消化的办法,认真解决所属学校教职员工超编的问题,使人头费占教育经费的比例大大降低,以便把更多的教育经费用于教学方面。
五、积极发展“联办”、“协作代培”等多种办学形式。如果每个单位、系统所需的中等技术人才,都采取“自给自足”的作法,势必花钱多,不利于各校扬长避短,发挥办学的优势。因此,在今后中专教育的发展上,要积极发展和大力提倡“联办”、“协作代培”等办学形式,可以在市属局、公司、厂之间搞,也可以同外省市联合起来办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