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发展中美关系的广阔前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4
第6版()
专栏:美国通讯

发展中美关系的广阔前景
本报记者 袁先禄 张允文
赵紫阳总理在1月12日上午10点结束了在美国首都的活动,离开华盛顿前往旧金山继续进行对美国的正式访问。
在美国首都,赵总理的日程安排得极其紧张。11日这一天,赵总理去美国国会会见了参众两院领袖,在旅馆里会见了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商务部长鲍德里奇和总统科学顾问基沃思,接受了美国五大电视台的采访,会见了《华盛顿邮报》的主要编辑,举行了盛大的告别招待会,并出席了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的午宴和华人协会、美籍华人各界和美中友协联合举行的晚宴。12日早晨,赵总理除了去白宫参加内阁早餐会,签订两个协定并和里根总统告别之外,还特别抽出时间进行了因大雪而被主人取消的一个活动项目——访问西德威尔友谊学校。在48个小时内,赵总理同美国朝野人士进行了十分广泛的接触。
赵总理和里根总统的会谈表明,中美两国确有重要的共同点,也有重要的分歧点。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分歧,在这次会谈中显然没有解决。一些关心中美关系的美国人士对记者说,由于历史原因和美国当前的政治现实,要求两国领导人即刻就排除这个影响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障碍,还是不现实的。但是,必须看到事情的另一面,中美关系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美国一位政府官员认为,两国领导人就尖锐和敏感的台湾问题进行友好和坦率的会谈,阐明各自的立场,了解对方的观点,这样直接交换意见是有着积极意义的。一位从事美中友好活动的人士指出,赵总理通过五大电视台和《华盛顿邮报》等舆论机构,向美国公众明确地阐述了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将有力地推动美国朝野人士为解决中美之间的这个分歧而努力。
中美两国在赵总理离开华盛顿前签订了中美工业技术合作协定和中美科学和技术合作协定。正如赵总理指出的,这两个协定象征着中美关系中“已有的成果要保持,新的领域要开辟”,预示着“中美关系的前途越来越宽阔”。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11日午宴的盛况,表明了美国企业界人士对同中国发展经济合作的巨大兴趣。委员会主席萨里在讲话中谈到近年来参加这个组织的成员公司急剧增加时幽默地说:“赵总理,我要告诉你,在控制这个委员会的人口问题上,我们找不到有效的办法。”赵总理在午宴上阐明了中国的对外经济政策,就人们的一些误解作了解释,同时也坦率地谈到了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缺点和问题。不少美国企业界人士说,中国领导人这样开诚布公、实事求是的态度,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同中国进行经济交往的兴趣和信心。
赵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我到美国以后,亲眼看到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怀有一种特殊的友好感情”。在华盛顿的访问过程中,这一点是令人难忘的。11日赵总理举行答谢招待会时,尽管华盛顿气温骤降,路上积雪未消,交通不便,客人却空前踊跃。其中不少是从外地乘飞机专程赶来的。旅馆的大厅里人山人海,招待会结束时领取存放的衣帽需要半小时以上。招待会自始至终充满着热烈友好的气氛。赵总理向客人们说,这是中美建交以来中方举行的来宾最多的一次招待会,这表明中国的朋友越来越多了。在美中友协等三个团体举行的晚宴上,美中友协主席特罗伊女士在热情洋溢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了发展美中人民之间友谊的重要意义。赵总理对西德威尔友谊学校访问所受到的热烈欢迎和动人情景,生动地证明,中美友好已经植根于美国下一代的青少年的心中。展望未来,两国人民的友谊将进一步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