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札幌之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5
第7版()
专栏:

札幌之夜
蒋元椿
从东京飞到札幌,天已经黑了。住下之后,老孙说,找家本地风味的小饭馆吃点去。
外面风很大,气温摄氏零下5度。走上灯火通明的驿前通,宽阔的人行道上,不多的行人都弯着身子顶着寒风匆匆赶路。驿前通是札幌最整洁的一条马路,两边都是大商店,老孙说,这里不会有小饭馆,得拐进小街去。
拐过一个街角,走上一条灯光比较暗淡的马路。走不多远,路边上显现出一家低矮的铺面,一侧挂着一个椭圆形的大红灯笼。老孙说,“有了,这就是小吃店的标记。”店面前垂着分成几幅的深蓝布帘子,上面有两个白色大汉字:鸟胜。
掀起帘子,隔玻璃门看去,里面灯光明亮,真是一家小吃店。铺面宽不过3米左右,进深大约有七、八米。左边是过道,中间靠墙放着一张小桌,两边各有一张凳子,这大概是雅座。再往里去,墙根下放着取暖用的电炉,旁边是一个立柜式的大冰箱。冰箱旁边横放着的一个柜子上,是一台正在收看节目的20英寸的彩色电视机。铺子中间从外往里是一个长柜台,类似西方酒巴里的,但矮得多。跟前一溜儿放着七、八张凳子。柜台里面站着一个腰系围裙的男子,大概是店主人。他的左边是一个冒着水汽的大桶,右边是一个狭长的炭火盆。在他背后,挨墙放着一溜柜子,有的关着,敞着的,里面放着一些杯盆器皿。店里空荡荡的,一个客人也没有。只有那位店主人交握着两手,站在柜台后面出神。
我们推门进去,同店主打了个招呼,在柜台前的凳子上坐下。老孙问店主,有什么吃的。店主打量着我们,指着挂在小圆桌旁墙上一张镶在镜框里的价目表,请我们随意挑选。价目表上列着十多个项目,每项下面标明价钱都是几百日元。老孙看了一下说,“这是一家卖烤肉串的小酒店,我们就尝尝吧。”
我们请主人随便给我们弄点尝尝。他点点头,转身打开背后一个柜子的门,拿出用竹签串着的两串东西来,放在炭火上烤。然后拿出两个小酒杯递给我们,又拿起一个白铁酒川子,放进他右手那个大桶桶盖上的一个圆窟窿里。酒川子上部有一圈较大的边,正好坐在圆窟窿上。他一面翻动着炭火盆上那两串东西,一面听着我们的谈话。过了一小忽儿,他把烤好了的肉串放在一个瓦爿似的碟子里递给我们,说这是鸡肝,然后又拿出一个同样的碟子,从他面前的一个瓦盆里舀了一勺子甜酱一样的汁放在里面,说这是他自己配制的调汁,请我们尝尝。接着他从桶里把酒川子拿出来,把热好了的酒倒在小酒杯里,告诉我们这是日本清酒。
喝着清酒,用手拿着竹签的一头,吃着烤鸡肝串。鸡肝很嫩,一串四小块,两块之间都夹着一小片洋葱。一天没吃饭,鸡肝很快就吃完了。店主问我们味道如何,我们说很好吃,并请他再给我们烤点别的什么吃。店主很高兴,从柜子里又拿出两串来放在炭火上烤。这一回是猪肘子上的肉。我们一面喝着酒,一面同店主聊起天来。他叫伊藤晋成。我们问他知道我们是哪里来的吗?他说,“你们刚进来的时候,我以为是日本人。后来听你们说话,知道原来是中国人,吃了一惊。今天真是贵客临门。刚才从电视上看到胡耀邦总书记来了。”他说,这里从来没有中国人来吃过东西,今天你们来,真是太高兴了。
伊藤告诉我们,酒店所在地是中央区南2条西4丁目18番二条通。他原籍札幌西边的小樽,移到这里开小酒店已经30多年。店里就他和老伴两人,就住在店堂楼上。有一个35岁的儿子,在札幌北边的旭川市开茶馆,结了婚,有两个女儿。因为忙,他们两个月来一次,见见面。有时他们想儿孙了,就去旭川看看。
我们问他买卖怎么样,怎么今天顾客少,他说,今天星期六,人们都在家里。平常傍晚下班的时候,人们在回家之前来喝点清酒,吃串烤肉,还是挺忙的。从清酒的酒精度谈到绍兴酒。他说他知道绍兴酒,在日本叫老酒。我告诉他我就是绍兴人,绍兴酒我们也叫老酒。他高兴地点头笑了。谈到用糯米做甜酒,他说这里的农民也做甜酒,但是法律不允许做酒,做了要上税,人们只在家里偶而做点自己喝。
就这样一边吃,一边聊天。伊藤又给我们烤了鸡皮、鸡心、猪肋肉,并且解释说,两块肉之间放一片洋葱,是为了使烤的时候火力均匀。我问他的年纪,回答说60了。我说我比他大3岁。他看看我,摇头说,“不象。”问他当过兵没有?他说,“当过,是后备队。当了一年半,战争就结束了,所以没去过中国。”我说他好运气,他笑笑,点点头。
就这样不知不觉,柜案上我们每人面前已经放着五、六根竹签,酒也喝得差不多了。我们起身,请伊藤算账。他撩起围裙擦擦手,躬身说,“今天我请你们,不要钱。”
我们说那怎么行,一定得付钱。如果说在这之前伊藤还有点拘谨的话,现在显然活泼起来了。他直起身子摇摇手说,“不要钱。我年纪大了,有点顽固,不要钱就是不要钱。”
我笑着说,“我年纪比你大,比你更顽固,一定得付钱。”
他看着我,略一沉吟,有点无可奈何地笑着说,“那就付3,000日元吧。”我和老孙合计了一下,付给他5,000日元。
店主人显然动了感情。他叫我们坐下,转身从碗柜里取出3个大玻璃杯,放在柜案上,然后走出柜台,从我们身后的大冰箱里取出一瓶啤酒,打开瓶盖,斟了满满3杯,举起一杯说,“希望我们两国永远友好!”
我们站起来,举起酒杯,3个人相对着把各自杯里的啤酒一饮而尽。我觉得这不是苦味的啤酒,而是甘甜的友谊之露。
我们向伊藤告辞,互相深深地鞠躬。推门走到街上,外面呼呼地刮着寒风,但是多么叫人觉得温暖呵,这札幌之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