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不能用老眼光看先富起来的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6
第2版()
专栏:

不能用老眼光看先富起来的农民
湖北省监利县毛市公社 徐长新
1983年年底,我们这里出了一桩轰动全公社的新闻:沙湖鱼场专业承包户张文远全年的渔业总收入达到32,000元。不少人佩服他敢于致富、善于致富的本领,也有些人说他“富必不仁,恐怕其中有鬼名堂”;有的说他“一年的收入,比过去某某地主多好几倍,不要看他现在吃香,今后准遭殃。”风言风语传到老张的耳朵里,急得他心神不定,后悔自己不该扯这样高的“帆篷”,连出席县劳模会都不积极了。
对张文远的这些非议,引起了我们公社党委的深思:为什么有些人对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有这些异议呢?究其根源,我们觉得主要是有些人混淆了勤劳致富与剥削生财的界限,更多的人是对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生产转化,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仍用老框框来理解先富起来的农民,对他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有的地位,未能作出正确的评价。
从生产力的角度看,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代表着现代农业中先进的生产力。仍以张文远为例,他所在的沙湖鱼场,还有20多户承包户,承包的水面、产量,连鱼池的规格,都与张文远一样。为什么张文远远远地走在众人前面呢?是由于他相信科学,钻研科学,实行了科学养鱼。他一方面沿用传统的“有机”养鱼法,施用农家肥、青草作为混养成鱼的垫底饵料;一方面试行“无机”养鱼法,在去年的4至9月,成鱼需要饵料的高峰期,分次巧施尿素、碳铵、磷肥共26,000斤。化肥施下水后,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浮游生物,一二天内就变成了可供鱼类直接食用的精饵料。其它承包户则不大相信化肥养鱼的科学,有人甚至偷偷地把场里发的化肥卖掉了,造成鱼的饵料不足,产量不高。张文远走的“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科学养鱼的路子,开阔了养鱼专业户的眼界。以前,每亩水面承包200斤成鱼很少有人揭榜。现在,承包指标提高到350斤仍有人抢着包。事实证明:张文远创造的这种养鱼新方法,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先富起来的农民凭着自己的体力和智力,生产出了大大多于一般农户的物质财富,提供了较高的商品率和较多的商品量。张文远在去年完成了800元的集体提留,缴纳400元税。成鱼绝大部分出售给国家,共交县水产局鲜鱼14,400斤,超过原定任务9,400斤。对这样一个为集体、为国家作出了较多贡献的农民,我们怎么能随便说他“不仁”呢?
徐长新同志提出了一个“对农业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化,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的问题,很使人受启发,值得讨论。
——编 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