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耳目一新——读一月号《小说选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6
第7版()
专栏:

耳目一新
——读一月号《小说选刊》
刘锡诚
大凡办得好的或比较好的文学期刊,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小说选刊》具有沉稳和严肃的风格,它既不逢迎趋时,又不保守僵化,几年来为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学事业作了有益的工作。但他们并不以这样的成绩为满足。本着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他们广泛听取读者的意见,锐意革新版面,在努力把刊物办成全国优秀小说的荟萃之所的总目标下,披沙拣金,力图将思想上有深意、艺术上有新意的好作品呈献给读者。读罢改版革新后的一九八四年元月号之后,一阵难得的兴奋与满足的感情涌上了心头。
这一期刊物除选载了六篇短篇小说外,还选载了三部中篇小说。选载优秀的中篇小说,是《小说选刊》的一项重大改革。这既同小说创作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又符合广大读者的需要。近几年来,中篇小说在文坛上异军突起,及时地在《小说选刊》上选载其中的优秀者,无疑会对中篇小说创作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从这一期所选的小说来看,倡导作家们描写新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新的人物,是编者的一个重要的编刊思想。几篇作品都以饱满的热情描绘了生活在各条战线上的新的人物。《啊,索伦河谷的枪声》(作者刘兆林)塑造了一个在新的形势、新的环境里会做政治思想工作的连队指导员冼文弓的形象。作者不回避现实生活中的尖锐矛盾和斗争,如实地写出了典型的环境,使冼文弓的形象显得真实可信。《玛丽娜一世》(作者楚良)描写了回乡女知青马腊腊——玛丽娜破旧俗、争解放、创业绩的历程,塑造了一个很有个性的新人形象。小说在妙趣横生的情节发展中,不知不觉间便展现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农村图景。《无声的雨丝》(作者达理)用细腻的艺术笔触把生活的素描和心理分析融合起来,揭示了一个奋斗在世俗的不平等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中的新女性——柳茵的灵魂。短篇小说《四个四十岁的女人》(作者胡辛)里以短短的篇幅写了四个饱经沧桑而又命运各异的女人,其中那位受到孩子们尊敬和热爱的山村女教师柳青,是特别值得尊敬的一个热爱生活的强者。
编者还针对近几年来滋长起来的“长风”,通过所选作品有意提倡小说要写得简约、精炼。希望该刊的编者能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