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保尔·柯察金的魅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6
第8版()
专栏:书林一叶

保尔·柯察金的魅力
郭锷权
作为译者,我听到《永恒的爱》一书被全国青年读书指导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推荐为六十种书目之一,很是欣慰。
它雄辩地说明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八十年代的我国青年读者是喜欢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把他看做是自己行动的楷模。著名的法兰西文化巨匠罗曼·罗兰五十年前写给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感人至深的话:
“您和您的伟大的、复苏了的和解放了的人民是一个整体,你是和他们的巨大欢乐和不可抑止的热情结合在一起的。您生活在他们中间,他们也在您的心灵深处……”
我想告诉读者朋友们的是,《永恒的爱》是一本回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传记文学。
《永恒的爱》这本书的作者拉依莎·帕尔菲里耶芙娜·奥斯特洛夫斯卡娅就是奥斯特洛夫斯基患难相依、生死与共的同志和妻子,他们之间纯真、朴实的爱情,远不止是花前月下的散步和长板凳上的叹息。他俩经历了漫长的生活道路,他们的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崇高的精神情操是以共同向往的事业和目的为基础的。今天仍健在人世的奥斯特洛夫斯卡娅用朴实无华的催人泪下的笔触,翔实有据的历史事实,向读者叙述了奥斯特洛夫斯基坎坷崎岖的经历,直至他弥留人世的最后时刻。
英雄也罢,名人也罢,他们不是完人,更不是偶像。作者在书中全无粉饰地描绘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性格、日常琐事和不足,这些都曾被某些人看成是“有损英雄形象”的。但正如作者所云:
“我愿意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一些事实奉献给诸位读者……因为,在‘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字下,我所看到的不是一尊雕塑像,也不是某些电影里的主人公,更不是读者们常在通俗读物里所看到的柯察金的面目……我看到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聚精会神地坐在我家餐桌旁。这是1926年在诺沃罗西斯克的事了……”
作者在这本书中还回忆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兴趣和爱好。由于病魔长年累月缠身,他曾一度产生过心理变态,患过精神分裂症,有时焦躁不安。有限的文化知识和阅历也给他的写作带来重重困难。他还是“左”倾错误的受害者之一,曾一度被收回党证,蒙受不白之冤……这些真实的描写,不但丝毫无损于英雄的形象,反而使读者从书中得到教益,同情他的命运和遭遇,更加热爱英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