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爱国的天主教徒的榜样——故老教育家马相伯的奋斗生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1-17
第3版()
专栏:

  爱国的天主教徒的榜样
故老教育家马相伯的奋斗生涯
金凤
十九年以前,正当日本帝国主义进占我东北,又一手演成满洲国傀儡丑剧的时候,九十三岁的老教育家马相伯,写文章向全国大声疾呼:“一周年间,河山变色;如此奇耻大辱,国人应奋起自救,不还我河山不止!”这表示了大敌当前,中华民族所固有的坚忍不拔、坚决抵抗外来侵略者的不屈气节,表现了爱国的天主教徒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气概!
马老先生是有名的天主教徒,出生在天主教的家庭,他自己是天主教的神甫(一称司铎)。一八四○年他出生在江苏丹阳,正是英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大炮在中国第一声打响的时候;一九三九年他以百岁高龄、流徙万里、客死越南谅山,那时全中国已点燃起埋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烽火。这位老教育家,一生所经历的整个世纪,一方面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变中国为半殖民地的世纪,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不屈不挠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世纪。因此,马老先生一方面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同时,他是一个中华民族的爱国者。
马老先生在从事爱国活动中所走的道路是曲折的,但他追求祖国独立自强的目标则是始终一致的。在他十八岁的时候,上海法领事署要聘他做翻译,他就决然拒绝道:“我学法文,是为中国用的!”这样,在他青年时期,他就明确了他的学习目的。到他壮年时期,他热心新政改革。他办过机械局,调查过矿务,拟订过招商局的开发计划;建议开发台湾,以预防日帝的侵占;建议开辟九龙为商埠,以抵制来自香港的经济侵略。但腐败的满清皇朝,是不可能实行中国人民的爱国愿望的。马老先生新政改革的梦,终于在现实的锤击下被粉碎了。在六十四岁的高年,他创办了震旦学院,又开始热心地做起“教育救国”的梦来。震旦是欧美式的大学,重自治,施军训。马老先生以六十多岁的老人,满头白发,亲自担任教授,诲人不倦。他看清满清帝制的腐败,在每星期日召集学生举行演讲会,鼓吹民族复兴。在那时,马老先生已从一个帝制改良主义者,成为推翻专制的民主主义者了。民国成立后,马老先生北上担任参政,竭力反对袁世凯称帝。当他正想南归,密探已经满布在他住宅周围。最后他扮做一个买菜的老家人,带了一只竹篮,才逃出北京城,那年他已有八十二岁。
自此以后,马老先生退居上海土山湾善堂,披阅宗教和科学书籍以自娱晚景。但当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看到当时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者明目张胆在中国境内进行杀人放火的残酷侵略时,他以九十二岁高龄,毅然参加救国运动。他发起江苏省国难会及不忍人会,救济战区难胞,接济前方将士。他又发表文章、广播、大声疾呼,唤起民众,共赴国难。他细数着他一生百年来所耳闻目见的日寇侵略中国的血债,他愤恨卖国的蒋介石政权不能抗日,他更痛斥当时的汉奸亲日派为卖国贼!
“一、二八”淞沪血战以后,马老先生看清楚蒋介石一面继续采取卖国的不抵抗政策,一面坚持一党独裁的专制政治。他开始把救国的希望寄托在人民身上。他写了《国难人民自救建议》,发起成立中国民治促成会,呼吁民主,要求抗日。“一二、九”运动以后,全国人民要求抗日的怒潮汇成巨流。马老先生卷入这一人民群众的爱国运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上海救亡运动,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会联合会常务委员,和沈钧儒、黄炎培等交往极密。那时他已经有九十八岁的高龄了。他的一条腿不能走路,他几乎足不出土山湾小楼。各界救国会联合会常委会,也曾在他的小楼上举行。
在全中国人民的要求下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反抗日寇侵略的战争爆发了。那时马老先生的兴奋是有生以来未曾有过的。他以近百高龄以及衰病身体,颠沛流离到广西桂林而不以为苦,却一心惦念着抗日前方将士的英勇牺牲和战地民众所受的灾害痛苦。一九三九年他临死时还关心着中国战局,弥留之际连连呼着“消息、消息!”
马老先生一生的爱国活动,正如他自己在《淞沪御日血战大画史序言》中所写的:“我虽年迈,一国民也;数十年来之经历,凡关于福国利民,如拒毒、如救灾、如废止内战、如提倡国货、如研究科学、如创办学校、如倡人民自治,悉本正道之精神,求为真理而努力!”虽然马老先生未及亲眼看到中国人民的胜利,但他对国家、对民族前途,始终充满了乐观的信心。就在“九、一八”以后中国政治形势最紧张、民族危机最深重的时候,他对中国伟大的前途仿佛预言地写道:“中国睡狮,酷爱和平……全体国民何时醒,何时动,全球之注视与裁判亦将随之而转移!”
马老先生一生的爱国活动,是中国人民的光荣,尤其是中国天主教徒的光荣。而马老先生有勇气、有决心打破天主教内一切帝国主义者及其代理人的控制,坚持爱国主义立场,进行保卫中国人民教育主权的斗争,更为一切爱国天主教徒,立下了一个榜样。
马老先生所倡办的震旦学院,学校行政是由学生自治,实施民主管理的。马老先生所主持的每星期日举行的学生演讲会,又成为鼓吹爱国主义的讲坛。这就为那些在学校担任教职的天主教外国神甫所不能容忍。一九○五年,天主教神甫南从周企图干涉学校行政,先生愤而辞职。学生闻而大哗,摘下校牌,全部离校。马老先生支持学生的正义行动,并和学生一起另行创办复旦公学。当时经费十分困难,马老先生又自告奋勇,像从前创办震旦学院时期同样,自己担任教授法文。
四十六年以前,可敬的老教育家马相伯先生就向企图窃取中国教育主权的天主教会中的帝国主义代理人,进行了这样不屈的斗争!在那时,没有人民的政权来保护他,没有强有力的舆论来支持他,没有经费,甚至没有校舍。但马老先生凭着一腔爱国热忱,和许多爱国分子在一起,终于坚持了斗争而且获得了胜利。但那时,仅仅凭着马老先生在他所处的那时代,还没有可能来打破一切帝国主义代理人的控制,来根本改革中国天主教会所有的不合理的制度。现在,该是一切爱国的天主教徒,继承和发扬马相伯老先生的精神,和全中国人民团结一起,放手为中国天主教的革新而奋斗的时候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