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新型农民的追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8
第1版()
专栏:

新型农民的追求
1980年10月考入聊城师范学院夜大深造的16名青年农民,经过38个月的刻苦攻读,现已顺利通过毕业考试,成为山东省聊城地区建国以来第一批自费上夜大的毕业生。
这些上夜大的青年农民,都是回乡的高中毕业生,是三年前被学校“破格录取”的。当时,学校在招生时考虑到夜大毕业后的工作、工资待遇以及学习期间的经费等问题,不准备招收农民。可是,这批前来报考的农民说:我们上夜大,一不为文凭,二不要你们分配工作,为的是多学一点知识,改造家乡面貌,学习经费,我们自己掏。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感动了学校领导和有关老师,终于被录取了。他们入学后,被分别编入政治、中文、英语、数学四个专业班。
这些农民学生,白天在责任田里忙活,晚上骑自行车到学校听课。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刻苦学完了大学规定的所有课程。堂邑公社女学员王留玉,家离学校40多里,一学年奔跑110多个来回,行程9,000余里。三年间,她风雨无阻,从来没缺一次课。她以顽强的拚搏精神学完了18门课程,取得了每门平均85分的好成绩。
目前,这些农民大学生,全部成了村里科学种田的行家里手。广大干部、社员亲切地称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第一代新型农民。
(据《大众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