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加强更新改造投资的计划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8
第5版()
专栏:

加强更新改造投资的计划管理
利广安
长期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更新改造欠帐较多,其原因,除了折旧率偏低以外,主要是因为折旧基金或者更新改造资金使用不当。更新改造资金相当一部分被挪用于搞外延型的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实际上成了基本建设的第二战场。更新改造投资使用不当的情况,最近几年有了较大的转变,但是还没有根本扭转。1980年国家通过建设银行拨出的折旧基金,用于自筹基建的约占62%。1981年,5万元以上的更新改造投资中,新建、扩建投资占48.7%,1982年仍达40%左右。在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中,问题更为突出。此外,各方面肢解折旧基金的做法也相当普遍。比如用来垫付流动资金,用于各种摊派和抽调,以及“企业办社会”的开支等,使折旧基金不能专款专用。
为了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把现有企业的生产转到新的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固然要根据国家财力的可能逐步提高折旧率,使企业有必要的资金用于更新改造,但是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管理,使这笔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企业的技术进步上,严防用更新改造资金搞基本建设或扩大长线产品的加工能力。为此要贯彻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计划管理。
(一)编好更新改造的总体规划。
目前,更新改造投资中,由中央直接安排的重点投资只占少数,多数由地方、部门和企业自行安排。1979~1982年间,由国家直接安排的重点更新改造投资约占同期更新改造措施投资总额的20%。如果不做好规划,80%以上的更改投资就会失去指导,既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提高投资效果。因此,加强更新改造的计划管理,首要的是做好更新改造的总体规划,包括行业规划、地区规划,并进行企业现状的详细调查,在这个基础上制订出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规划,根据全局的需要,分别轻重缓急纳入国家更新改造投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复建设和盲目扩大生产能力,解决更新改造项目之间的平衡、协调和衔接问题。引进技术用以改造现有企业,也要和技术改造的总体规划紧密结合,符合于行业技术政策和装备政策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分步骤地、有重点地进行,使引进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发挥效益。更新改造还要同有计划地调整经济结构,同企业的改组、联合结合起来。因为,合理地调整企业的组织结构,可以为更新改造创造条件,指明方向,而更新改造又可以使合理的企业组织结构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在进行更新改造规划的时候,要根据行业和地区的特点,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消耗大、质量差、产品大量积压、长期亏损而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又无保证,没有改造价值的企业,就不应进行更新改造,要坚决关停并转。二是在行业更新改造规划指导下,组织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公司,在专业化协作的基础上,发展经济联合,在联合体内统筹安排更新改造项目。
(二)加强更新改造投资的综合平衡。
现在,一年200多亿元的更新改造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搞好综合平衡,首先是资金、物资平衡。更新改造的总规划,要同全社会能提供多少折旧基金和从积累中能用于更新改造的投资相适应。在年度计划中,要严格控制更新改造投资的总规模。要做好更新改造投资同社会能够提供的用于更新改造的设备、材料的平衡。200多亿元的更新改造投资,需要大量的钢材、木材、水泥和设备器材,如果不纳入统一计划进行物资供求平衡,其结果,不是更新改造投资实现不了,就是更新改造投资冲击物资分配计划,不利于经济稳定。过去,由于轻视更新改造,三大材和设备供应得不到保证,迫使一些单位将更新改造项目往基本建设里挤。今后要象保证重点建设那样,保证重点更新改造项目所需的材料、设备。凡是重点更新改造投资项目,都要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做好规划设计和技术经济论证,其它不同限额的更新改造项目也应有建议书和实施方案,经过财力、物力的综合平衡,有步骤地择优纳入国家计划。
要根据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统筹安排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今后在确定新增生产能力时,首先要考虑能否通过对现有企业的更新改造来实现。只有通过更新改造不能达到要求或不如基本建设经济合理时,才进行新建、扩建。一般来说,只要项目选择合理,更新改造要比新建扩建投资省,工期短,效果好。天津自行车厂1980年贷款300多万元,搞了8个大型改造项目和200多个小型改造项目,新增生产能力25万辆。如果新建一个年产25万辆自行车的厂,需要投资二三千万元。因此,凡能通过更新改造达到发展经济要求的项目,特别是一般加工工业的项目,应先技术改造,后新建、扩建。
要兼顾更新改造和现行生产。有些更新改造项目,规模较小,而企业生产任务又较紧。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往往挤了更新改造。今后对于那些生产任务紧的企业,在计划安排上,要适当减少该企业及相邻工序的生产任务,使其有机会进行必要的更新改造。对于一些目前生产任务不足,但从长远来看,产品为社会所需的企业,则应抓紧调整时机,有计划地安排好更新改造。为了使更新改造同生产密切配合,要适当扩大企业进行更新改造的投资决策权,以利于企业结合经常修理或大修理进行更新改造,把更新改造搞活。
(三)管好用好国家直接决定的更新改造投资。
要象集中财力物力保证重点建设那样,使国家集中的更新改造资金,重点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民经济全局有重大影响的骨干企业;二是生产基础件的重点企业;三是对企业无利或微利,而对社会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如重大的“三废”治理项目。至于一般企业的更新改造,应当尽量利用企业的自有资金,重点用于提高质量和降低消耗的更新改造,这既可加速更新改造,又可控制企业用自筹资金去搞盲目建设。
(四)划分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的界限。
为了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的计划管理,指导各类资金的使用方向,搞好国家重点建设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尤其是为了切实把更新改造资金用于更新改造,防止以更新改造为名搞新建、扩建,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国家统计局下达了关于更新改造措施与基本建设划分的暂行规定。这个规定还明确了列入更新改造计划和基本建设计划项目的审批程序。现在,很有必要按照这个划分标准,认真清理在建的更新改造项目,在清理的基础上,区别对待,该停缓的停缓,特别是对于那些不符合全局需要的重复建设、盲目建设的项目,要认真清理和妥善处理。
(五)改进计划管理制度。
做好更新改造规划和恰当安排好更新改造投资计划,必须以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划为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制定正确的技术政策和装备政策,据以确定更新改造规划。同时要有包括职工培训在内的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配合。这就要求建立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结合、长中短期计划相结合的计划体系。科技发展的规划要先行一步。要完善对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突出经济效益考核指标的作用,避免不顾经济效益,盲目追求产值的做法。
(六)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促进更新改造。
目前由于某些经济政策不完善,影响了企业更新改造的积极性。例如,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纺织厂将窄幅布改为宽幅布,相应要进行技术改造。但由于考核产品的数量指标仍以长度计,价格又不合理,企业得益没有增加,不利于技术改造。又如,优质名牌产品同普通产品之间的价差偏小,优质没有体现优价,技术性能落后、花色式样陈旧的产品不能及时降价,也不利于技术进步。要进一步贯彻工业品按质论价的政策,充分运用经济杠杆,以促进更新改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