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的研究动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8
第5版()
专栏:学术动态

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的研究动态
中国辽金及契丹女真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不久前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代表100多人,提供了论文50多篇,专著、资料数种。大会就辽金及契丹女真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及目前研究的状况;契丹女真建国前的社会性质及建国后的政治改革;宋、辽、金、西夏的民族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大家比较一致地认为,宋、辽、金、西夏长达三百余年的南北对峙,是我国历史上的又一次南北朝。辽朝的承上启下的历史作用,尤为重要。它的建国及建国后采取的“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为金代所沿袭,继承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政治思想制度;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北方和东北疆界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这一地区经济的开发、促进南北方各族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起了极大的历史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封建史家的正统观念的影响,辽、金史一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遗留下的文献资料也寥寥可数,以至于出现了考古出土的文物与历史资料的记载相去甚远的情况。
关于契丹女真族建国前的社会性质及建国后的政治改革,史学界历来存在着不同意见。讨论中,有的同志认为,辽朝中期改革以前,是契丹族奴隶制的产生、繁荣、衰亡的历史,辽圣宗耶律隆绪的改革,才初步完成了契丹族的封建化过程。也有的同志认为,阿保机时期,契丹社会向奴隶制转化,辽太宗耶律德光控制燕云十六州之后,辽朝社会由奴隶制开始过渡到封建社会。对女真社会性质的变化,有的同志认为,阿骨打建国前,处于由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的阶段;建国后,其社会即向封建制飞跃发展,阿骨打的建国,是女真族封建制确立的标志。有的同志则认为阿骨打的建国,仅仅是由氏族制向奴隶制过渡,在金熙宗完颜亶时期,女真族才完成了向封建制的转化。
关于宋、辽、金、西夏的民族关系,多数同志认为:这一时期,宋、辽、金、西夏政权,是统一的中国在历史上的同一时期由不同的民族建立起来的并立政权,他们之间的矛盾与斗争,应该从进步与落后、正义与非正义方面区别是非。大家对辽、宋之间的和约——澶渊之盟作了评价,认为它的缔结,使辽、宋关系进入了新阶段,双方为维护燕云地区的和平作出了贡献;辽、宋赢得了一百多年的安定边陲,北宋国内经济进入了繁荣时期,辽圣宗也得以在国内完成了向封建化过渡的政治改革,推动了中国北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发展,这是值得肯定的。
与会代表还讨论了目前辽、金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指出辽、金史的研究,大大落后于国内其他断代史的研究,与国外这方面的研究相较也有差距,特别是对契丹女真的历史资料的整理工作,大大落后于考古出土文物反映的史实。大家认为,辽、金史的文献资料较少,因而,充分利用地下的考古资料,对于深入进行辽、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张秀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