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前前后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18
第7版()
专栏:比利时通讯

斯德哥尔摩会议的前前后后
本报记者 姚立
1月17日,由35个国家参加的关于欧洲建立信任与安全措施和裁军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开幕。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将利用开会的机会会晤。这是日内瓦核武器谈判中断后首次有美苏两国高级官员会晤的国际会议。欧洲国家期望此次会议以及美苏外长会晤能扭转目前东西方的“冰冷局面”,带来东西方关系缓和的转机。
西欧国家的这种愿望是可以理解的。1983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激烈较量的一年,双方的一系列谈判中断,核军备竞赛进一步升级,东西方关系再次出现危机局面。而广大欧洲人民渴望和平,他们强烈反对超级大国的核军备竞赛,更不愿西欧成为它们核竞赛的“赌注”。因此,欧洲国家普遍对目前的紧张局势表示关切和不安,对斯德哥尔摩会议寄以厚望。即使开始部署美国导弹的国家也希望这次会议能导致恢复日内瓦核谈判。
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在去年欧安会马德里续会上决定召开的,原拟由各国高级官员参加,外长可不出席。但是,由于美苏关系不断降温,双方对话途径相继中断,斯德哥尔摩会议便成了东西方唯一可以讨论控制军备问题的场所。因此,为充分利用这唯一的途径,北约国家外长在去年12月举行的部长级理事会上,一致决定前往参加开幕式。会后发表的布鲁塞尔声明向苏联及其华约盟国发出了“信号”,希望这些国家的外长也能赴会,以共同商讨“建立平衡的建设性关系和真正的缓和”。苏联迟迟未作决定,直到年前才宣布葛罗米柯将出席会议,并同舒尔茨会晤。
美苏外长将在斯德哥尔摩会晤的消息公布后,西欧似乎松了一口气。然而舒尔茨和葛罗米柯的会晤能不能对美苏恢复谈判有所促进,使东西方关系出现一些“解冻”的转机,却是大可怀疑的。这是因为,第一阶段将历时三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只讨论“建立信任和安全措施”。后年可能讨论欧洲裁军问题,而且也限于讨论裁减常规军备问题,不可能就美苏恢复日内瓦核谈判问题进行实质性的讨论。其次苏联已为此次会晤定了调子。葛罗米柯最近表示,自苏联代表离开日内瓦谈判桌以来,苏联在核武器谈判问题上的立场没有改变。他和安德罗波夫都强调指出:“苏联只有在西方愿意恢复部署导弹之前的形势时才能回到谈判桌上来”。而舒尔茨也说,美国虽然准备同苏联缓和关系,重新进行“建设性的但是现实的对话”,但不想为了恢复两个核会谈而在欧洲导弹问题上作出让步。
尽管如此,西欧舆论仍认为,在目前形势下,东西方国家能坐在一起,共同讨论一些问题,这本身对缓和紧张空气还是大有裨益的。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就认为尽管这个会议不能代替日内瓦美苏核谈判,但“总是继续谈下去了”。他呼吁美国为裁军作出努力,并呼吁西欧加强联合,不能指望美国会永远保障西欧的“和平与自由”。
观察家们认为,人们关切的不是再一次旷日持久的、名不副实的欧安会续会将能取得什么结果,而是能不能通过这次会议显露目前东西方的僵局将可能出现松动的一线微光。
(本报布鲁塞尔1月16日专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