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我国盐湖研究工作成绩喜人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取得124项科研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20
第3版()
专栏:

我国盐湖研究工作成绩喜人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取得124项科研成果
本报讯 记者孙宁海、王溪元报道:二十多年来,我国盐湖研究工作者为了开发祖国的盐湖宝藏,踏遍了青海、西藏、内蒙古、宁夏、湖北、四川、贵州等省区的几百个湖区和地下卤水矿点,做了大量开拓性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盐湖研究在我国解放前是一个空白。现在,新中国第一批盐湖科技工作者们已基本摸清了我国丰富的盐湖资源概况。他们着重考察研究了“盐世界”柴达木盆地,对散布在盆地12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二十多个现代盐湖以及一些干盐湖和古代盐类沉积区进行了反复研究,为确立我国重要的盐化工基地及开发某些战略矿物资源的宝库做出了贡献。他们对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展了大量研究,在利用自然能制备加工原料卤水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我国钾盐开发、加工利用提供了一整套科学依据,在卤水资源锂、硼、钾、碘、溴、铷、铀等提取新工艺、新方法的实验研究中取得了重要成果。他们完成了青藏铁路通过察尔汗湖区路基的稳定性研究,为我国第一次在盐湖地段兴建铁路做出了贡献。
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是我国盐湖研究的专门机构。这个所组建于1965年,现有四百多名职工,其中有不少人早在五十年代中期就来到青海,投入盐湖考察工作。多年来,这个所共取得124项科研成果,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奖5项,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8项。目前,这个所正在编写《中国盐湖》、《柴达木盐湖》等专著。
搞盐湖研究,野外工作很繁重。这个研究所每年有一百多人常年奋战在海拔三五千米的高寒缺氧地区。这些地区多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一天过四季,风吹盐砂跑”的恶劣环境,交通不便,蔬菜缺乏,经常要用汽车到几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拉淡水。他们凭着对祖国年轻的盐湖科研事业的热爱,以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战胜了一切困难。他们中的许多人多年来一直坚持战斗在野外科研第一线。现任副所长、副研究员的张彭熹是北京地质学院1956年的毕业生,已在青海度过了二十几个春秋。1978年3月,他率领一个考察队到藏北高原考察盐湖,在海拔五千多米的唐古拉山口,由于大雪封山,7辆汽车全部被陷。他与考察队员们一起,在冰雪中苦斗了几天几夜才翻过山口。有一次,在海拔4,500米的藏北阿里盐湖区打钻时,不巧岩心管脱落了。张彭熹同志不顾自己身患肾炎、皮炎等疾病,第一个跳入冰冷的卤水里去凿坑,和同志们一起冒着严寒打捞了15天,终于把钻具捞出,圆满地完成了钻探任务。考察队员在柴达木盆地达布逊湖取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