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开创经营粮食的新局面——河南鹿邑县30多年粮食经营史上第一次扭亏增盈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22
第2版()
专栏:

开创经营粮食的新局面
——河南鹿邑县30多年粮食经营史上第一次扭亏增盈的调查
李海涛 王 群
“粮食价格倒挂,经营无法不亏”,这是长期以来流行在粮食系统的一种说法。河南鹿邑县粮食系统过去一般年亏损七八十万元,最高年份达170多万元。1982年情况稍好,也亏损45.7万多元。可是去年却出现了奇迹般的变化,不仅不再亏损,而且实现纯利润45万元(下达的亏损计划是20万元)。这不仅在鹿邑县30来年的粮食经营史上是第一次,在河南全省也是空前的。
揭矛盾 找原因
变化是从辛集粮管所开始的。这个所有职工42人,年经营粮食2,500万斤,亏损8万元左右。近几年,农村的巨大变化使他们振奋,同时也使他们深感不安:“难道我们就这样长期亏损下去吗?”去年初,他们学习了中央1983年一号文件,提高了认识,认真分析了六项亏损原因,其中五项都是经营性亏损:如粮油收购上,收人情粮,造成亏损2万多元;粮油装具混乱,丢失麻袋、面袋6,000多条,价值近4,000元;议价粮油收购质量差,造成超耗5万多斤,亏损1万多元;各项零杂费用超支1万多元;租赁仓库没及时运出货,多支出1万多元。这5项亏损7万多元,占总亏损额的88.5%。
摆事实,找原因,大家清楚看到,政策性亏损掩盖着严重的经营性亏损。职工们痛心地说:“过去我们总以为吃的是‘亏损饭’,其实是吃的‘亏心饭’啊!”大家决心改革,建立起规章制度,实行了岗位承包责任制,改变经营办法。上下一条心,企业面貌很快改观,当月就扭亏为盈。去年人均经营粮食140万斤,比上年同期增长1.2倍,万斤粮油经营费由过去的36元下降到16元。他们还开辟了多种门路,扩大经营范围:一是和农民开展联营业务,增设网点,敞开收购粮油;二是开展换购业务,以麸换粮,以大米换麦,以饼换粮,既解决了群众买粮卖粮难的问题,又调剂了人民生活;三是内购外销,外购内销;四是扩大加工业务,把原粮变成成品粮,把生食变熟食,开设饭店,卖烧饼、豆腐等。
截至去年11月份,补了政策性亏损,还获纯利8.3万元。
搞承包 定责任
县委、县政府及时总结了辛集粮管所的经验,在全县粮食系统全面进行改革,概括起来,叫做:逐级承包,一包到底。
1、企业承包。县粮食局对各基层企业实行“三包”和奖罚制。责任具体,赏罚分明。“三包”是包领导、包任务、包分配。包领导,即对全县28个基层企业,首先确定由谁承包。承包人必须有胆识、懂业务、会管理、有干劲。可以毛遂自荐,可由职工推选,或者由领导提名,群众讨论,上报任定。企业领导人有“组阁”权、人员调配解聘权、留成利润分配权、议价粮油销售权。包任务,即承包单位,按国家规定完成县局分配的粮、油征购、超购、兑换等任务。包利润,即超额完成者给奖,完不成的企业给以适当罚款。超亏的企业,除罚款外,企业领导人就地免职。
2、班组计酬。企业对班组实行“六定”:定人员,定职责,定任务,定质量,定耗量,定奖罚。联系各班组(环节)的经济实效,定额付酬,利润包干,超额分成。
3、个人分配。对个人实行浮动工资加奖励。
各方面都在变化
全面的改革,给粮食企业带来了活力,全县粮食系统出现可喜的变化。
一、领导作风变了。不少基层企业的负责人过去碰上矛盾绕道走,现在是遇事同群众商量,脏活重活干在前。
二、职工思想变了,关心企业的人多了。不少单位过去是上班晚,下班早,群众办事到处找,对待群众冷冰冰。现在是下班晚,上班早,对顾客来有迎声,走有送声,服务周到,态度热情。有的粮管所还制定了便民措施。全县创办了小面粉厂、饲料厂等36个小厂。
三、产品质量变了。粮油加工,过去产量低,出品率低,成本高;现在产量高,出品率高,成本低。
四、经营效果变了。过去收入无财源,开支无核算,现在事事讲核算。全县28个粮食基层单位,27个已经扭亏为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