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艰苦创业 为国争光——记老归侨雷贤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22
第4版()
专栏:通讯

艰苦创业 为国争光
——记老归侨雷贤钟
程小琪 吴国南
1955年初冬,在南洋经营橡胶种植业的华侨雷贤钟,寄托着对祖国深沉的爱,从国外带回一批优良橡胶种子。从此,“绿色的金子”在海南岛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扎根,又不断繁殖到雷州半岛、西双版纳。
雷贤钟原籍在福建省古田梅坪村。1923年,他二十岁时因生活所迫,只身远渡重洋到国外谋生。在南洋,他经过苦心经营和长期积累,拥有大片橡胶园、规模较大的木板厂,还有洋楼、小汽车。尽管在异国有宽裕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他并不陶醉于多年经营起来的“安乐窝”,经常思念着曾经抚育他长大的祖国,渴望有朝一日能为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出一分力量。新中国诞生后,侨居在马来西亚的雷贤钟同许许多多的华侨一样,欢欣鼓舞,更加向往祖国。不久,他在一家中文报纸上,看到祖国号召华侨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消息,十分欣喜,决心回到祖国的怀抱。
1953年春暖花开时节,雷贤钟带领18名橡胶工人来到海南岛考察。当时,海南岛公路还未修通,交通工具十分落后。雷贤钟一行从海口市到崖县,除顺搭运煤货车外,还得步行,翻山越岭。他们在岛内的崖县、陵水、保亭、万宁等地考察数月后,最后确定在崖县藤桥地区的丛林定点开荒垦殖橡胶,并于第二年年初返回侨居国,做回国植胶的准备工作。
雷贤钟在国外经营橡胶业有丰富的经验。他在考察时发现,海南岛原有的橡胶树,都是低劣的实生树。他想,要是能在自己的橡胶园里把优良的品种引进祖国那该多好啊!1955年冬,他全家动身回来时,除了携带日常生活用品,其余的是100来斤胶籽、300株芽接桩、200多米芽条等优良橡胶品种和一批芽接工具。几经周折,回到了祖国,作为献给“母亲”的一份珍贵礼物。雷贤钟带回这些优良橡胶品种的消息,很快传到北京。1956年初,雷贤钟出席了全国第一届侨联会议,并当选为侨联委员。周恩来总理听说雷贤钟到北京,一天上午,派了一部小车,把他接来,并走出办公室,亲自给雷贤钟打开车门。此时,这位年过半百的海外赤子,紧紧地握住总理的手,热泪盈眶。周总理高兴地说:“你带优良橡胶品种回来,比带金子更宝贵!金子中国有,良种橡胶树却少得很呐!”周总理还关切地问:“这些橡胶苗几年能开割?”雷贤钟回答:“实生苗四年,芽接苗五年开割投产。”周总理听了高兴地点点头,连声说:“好!好!”周总理为使这位海外赤子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特地安排雷贤钟到青岛等地参观。祖国的山山水水是多么壮丽,令人依恋,但雷贤钟却没有心情欣赏,他的心早已飞到了海南岛。
几天后,他提前回到了广州。广东省人民政府非常关心雷贤钟的工作及生活,特地在羊城给他安排一幢房子定居。对于党和人民政府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他心里非常感动。但他想,发展祖国橡胶事业,还需要做很多工作,需要许多人去努力奋斗!他说:“我的事业在胶园!”就这样,雷贤钟毅然来到祖国最南端的崖县藤桥山区安家落户,和同来的侨工一道办起“侨福公司”,开始垦荒种植橡胶。
凭着多年在海外的植胶经验,雷贤钟爱上了宝岛这块热带土地,决心在这里培育出高产稳产的橡胶树,为中华民族争光。雷贤钟与侨工们经过辛勤的劳动,开垦出一千亩植胶园,还建立一块橡胶苗圃,培育繁殖优良橡胶品种,第三年便将大量优良橡胶芽接苗移植上山。后来侨福公司并入南田农场,雷贤钟又将大批优良橡胶种苗提供给农场大面积种植。
周恩来总理日理万机,十分关心橡胶事业的发展。1958年,专程来到海南岛视察,在西联农场接见了雷贤钟,详细询问了种下的橡胶生长情况。雷贤钟向周总理汇报说:“这些橡胶品种在海南岛适应性强,保证五年可以开割。”周总理听后很高兴,说:“要多繁育优良种苗,加快发展我国橡胶事业。”雷贤钟遵照周总理的指示,同农场的工人和科技人员一起,扩大种植培育优良品系,使南田农场结束了落后低产的植胶历史,优良橡胶芽接苗全部代替低产的实生苗上山。同时,还把繁殖的优良品种引种到岛内各地和雷州半岛、西双版纳等地。雷贤钟多年来的夙愿正在实现,但他知道祖国橡胶事业要达到先进水平,在品种改良、栽培技术等方面,还需要做许许多多的工作,他感到任重道远。
然而,“十年内乱”开始了。他原担任爱国作业区副主任的职务被撤销,一切权利被剥夺。“特务”、“反动资本家”……,一顶顶帽子往他头上戴。他被“罢”官下放种菜。逆境见真心。雷贤钟一颗对祖国无限热爱、对党无限忠诚的心并没有被坎坷的岁月所动摇。在蒙冤受屈的日子里,海外亲友多次劝他申请出国。他却坚持走自己的路。他脑海里常常浮现着当年周总理那亲切接见的幸福情景,耳中回响着周总理的谆谆教诲。他从中悟出一条道理:有党的领导,祖国就有希望,党和人民会给我作出公正的评价,也会再给我植胶作贡献的权利。粉碎“四人帮”后,南田农场党委对雷贤钟极为关心,1978年6月,给他彻底平反,恢复了职务。人们高度赞扬他的爱国行动,赞叹他对祖国橡胶事业的贡献。他被选为全国第二届侨联委员。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雷贤钟又回到原来的作业区领导岗位,他的足迹,踏遍片片胶林、座座山头,针对农场在橡胶高产栽培、速生快长林段、橡胶白粉病防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作业区举办割胶技术培训班时,他又亲自带班辅导,向农场新胶工传授割胶技术。
不久前,我们又走访了雷贤钟。这位归国老华侨看上去,比前几年俨然是苍老了,但精神焕发。他同老伴还住在胶林环抱的那间木屋里。农场为照顾他家,几次要他搬进瓦房,老人家却留恋着创业时的地方,婉言谢绝农场的关心。他有10个孩子,有8个“成家立业”了。他们分别在农场当胶工、林管工、教师、护士、拖拉机手,踏着父辈创业的脚印,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贡献,有二人还被评为农场先进工作者。我问雷贤钟:“您晚年过得愉快吗?”他抿了抿两鬓的银发,深情地说:“我已经老了,但孩子们都能为农场做些工作,我心里感到很宽慰!”末了,他兴奋地说:前不久,看到叶剑英同志赞扬广东农垦为国立功的消息,心里十分激动。原来,外国专家认为北纬17度以北不能种胶,是禁区。而我们农垦工人打开了禁区大门,种到了北纬24度。叶帅赞扬这个创举,我们归国华侨感到光荣和骄傲。
雷贤钟已是年逾八十的老人了。当年他带来的金色橡胶种子,现已长成树变成林。人们在回顾我国橡胶业发展历史的时候,是永远不会忘记他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