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以新姿态开创新局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24
第1版()
专栏:社论

以新姿态开创新局面
全国省、地两级领导班子调整工作已基本完成。这是继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之后,取得的又一丰硕成果。新的领导班子较好地体现了“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标志着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的干部路线开始出现了新局面。
机构改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一场革命,是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保证。在全国如此广大的范围内,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胜利完成省、地两级机构改革,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对于全局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省、地两级,尤其是省一级的领导班子,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的事业就大有希望。
调整配备好领导班子,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新班子要按照党的十二大的要求,以新的姿态努力开创新的局面。要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中央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进行工作,解决好本地区本部门的问题。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要全心全意为人民,励精图治搞四化,在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办事效率等方面表现出改革、进取的劲头,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建树。
现在有三种干部:一种是“勇于”保守的,他们工作死气沉沉,疲疲沓沓,思想没有从旧框框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对改革持冷淡、怀疑、排斥的态度;一种是“勇于”议论的,他们以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代替踏踏实实的工作,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一种是勇于创新的,他们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有一股勇往直前、知难而进的锐气,敢于碰硬,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机构改革中产生的新班子,都应当是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每前进一步,都有新问题出现在我们面前,不研究这些新问题,不学习新的知识,不探索新的途径,就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量粟而舂,数米而炊,可以治家,而不可以治国。”治理好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地区,视野不能只限于战术问题,更要有战略眼光。我们要以极大的热情学习经营管理,重视智力开发,关注新的技术革命等新动向。要破除、要改革一切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东西;要敢于探索、敢于采用、敢于推广一切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东西。想大事,办实事,既有进取的锐气,又有务实的精神,逐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的领导,这正是开创新局面所需要的。
新班子上任,要十分注意改进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新班子有没有新气象,在于新老干部能不能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考察研究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发现和解决问题上,要敢于坚持原则。当前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些地方、有些单位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基本上没有多大改变,许多同志仍陷入“文山会海”之中。文件多、会议多,就很难从办公楼中解放出来,就很难避免沾染官僚主义的恶习。不改变一般化的领导方法,不树立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就很难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开创新局面就没有切实可靠的保证。
经过这次调整,省、地两级领导班子可以稳定一个时期。但是,不能因此而松一口气。要巩固和发展调整省、地两级领导班子的成果,使新班子能够尽快开创新局面,还要做大量工作。关键是按照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的决定,认真搞好整党。省一级领导机关的整党已经开始,要在整党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地一级领导机关也要按照整党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
调整后的领导班子,是比过去年轻了一些,文化程度也有所提高,但要看到,再过几年,年龄问题又会突出起来,而且不少第一把手现在年龄已相当大,因此,建设“第三梯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会造就一批又一批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具有开创新局面胆识的优秀人才。这必然会使有些干部相形见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调整领导班子是个经常性的任务。认真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使领导班子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坚强的战斗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