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阅读
  • 0回复

科研同生产相结合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农垦系统推广近千项科技成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24
第2版()
专栏:

科研同生产相结合 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农垦系统推广近千项科技成果
新华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余富棠)我国农垦系统近几年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农业、热带作物、畜牧、农机等方面研究并推广了近千项科技成果,其中有186项荣获国家和部委级的奖励。
我国国营农场大多数地处边远地区,自然条件较差,经过多年的努力,有了一支较强的科技队伍,是我国较理想的农业科学技术试验基地。近几年来,各地在抓紧落实党的有关方针政策的同时,注意从国营农场实际出发,着重抓了经济效益高、见效快的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建立健全国营良种繁育体系,选育推广农作物、热带作物、畜禽优良品种;采用化学除草、塑料薄膜覆盖栽培、农业航空作业、少耕免耕法等先进技术,收到很好的经济效果。目前,全国国营农场培育的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良种,除满足本系统需要外,每年还向周围社队提供良种1.5亿斤。应用塑料薄膜覆盖植棉新技术1980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7亩5分棉田试验成功后,迅速向面上推广,去年全国农垦系统推广这项新技术的棉田面积达88万亩,占棉花播种总面积的24.6%,平均每亩棉田比一般棉田增产皮棉30到50斤,增加收益30到50元。在橡胶生产上,广泛推行了国外引进的和我国自己培育的高产、抗风、抗寒RRlN600,PR107,OTl,海垦l等品种,使1960年以后定植的400多万亩胶园全部实现了良种化,平均亩产干胶达50到70公斤,比五十年代种植的实生橡胶树产量提高二至三倍。
在推广科技成果中,农垦系统许多科学研究单位逐步把科学研究和农场企业生产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北京市农场管理局奶牛研究所1979年成立以来,坚持做到科研、推广、培训技术人员和科技咨询服务相结合,围绕奶牛生产开展饲料、饲养、遗传育种、繁殖、牛病和牛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9项科研成果。其中奶牛冷冻精液和人工授精技术、犊牛早期断奶、成牛提早配种、优良种公牛后裔测定等,已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这个研究所的种公牛站利用饲养的60多头种公牛生产的精液,每年研制成优质颗粒冷冻精液达45万份,除满足北京市养牛业的需要外,还向全国各地400多个养牛单位供应冷冻精液,这对奶牛的品种改良和提高产奶量,起了显著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