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多好的“白天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24
第2版()
专栏:

多好的“白天鹅”
本报记者 林里
去年4月,记者在广州同经济界的同志们聊天时,他们说,广州对外用的旅店,已达到饱和点。并说,广州现有对外客房3,800套,约6,000—7,000个床位。交易会期间,可以住满;平时,就很可能“吃不饱”。交易会每年两次,每次20天,就是说,一年当中,只有40天可以吃饱,其余325天,就要“找米下锅”了。谈话当中,特别提到白天鹅宾馆。“白天鹅”去年2月6日开张营业,拥有近千套客房,现代化宾馆的五大系统,也都应有尽有。加上设备豪华,建筑新颖,就带来了房租贵、费用高的特点。大家担心客商住不起,没人住。由此断言:“白天鹅”开张营业,就意味着垮台倒闭。于是,有人提出问题:白天鹅宾馆有没有建设的必要?白天鹅宾馆的负责人,虽然没有那么浓重的悲观情绪,但因没有实践,估不透到底是个什么结局,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曾暗自叨念:客房利用率能够达到70%,就谢天谢地了。
10月前后,记者再访广州,发现实际情况同那些“行家里手”的预料很不一致。特别是“白天鹅”,更是大出所料。“白天鹅”开张营业不到半年,客房利用率就超过了70%。每天的营业额逐步上升到10万元外汇券。到了8月,不光客房利用率稳步提高,而且餐厅、商场的营业额也跟了上去。8月,客房利用率为87%,日营业额接近15万元外汇券,并且有了盈余,开始偿还银行贷款的利息了。这也是人们预料不到的。
秋季交易会期间,“白天鹅”不仅天天客满,而且“超载”。连平常从不单独使用的“总统厅”的会议室、会客室等,也做了专给外国客商用的“集体宿舍”,出现了一室6床的现象。直到把部分职工用房,也改为临时客房,还是容纳不下,不得不把部分旅客送到番禺、佛山和南湖等地的宾馆去过夜。
白天鹅宾馆建成投产,并没有使广州紧张的对外用房缓和下来。
出现这种形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白天鹅”的努力具有决定意义,南海油田的开发利用,也起了重要作用。
白天鹅宾馆的现代化设备水平较高。但是,宾馆负责人认为,有了现代化设备,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服务,现代化设备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他们针对多数宾馆服务质量不好的情况,挑选、培训了一批高质量的服务人员,使宾馆很快赢得了声誉;其次,他们又针对房租贵、费用高的特点,制订了对不同旅客的不同优待办法。对港澳同胞有优待,对海外华侨的优待更多一点,对台湾同胞的优待,又多一些;对外国旅客,长期包房的,比临时住宿的房租要低;集体来的旅游团,又比一般散客的房租要低。这就使多数旅客的房租用费并不比其他宾馆高。再次,白天鹅宾馆是“洋楼”,但是他们懂得,外国旅客来中国,是要看中国的名胜古迹,是要欣赏中国的民族文化。因此,在室内陈设上,想尽办法中国化,使西方旅客既住上了东方洋楼,又使他们感到“真的来到了中国”。海外华侨特别欣赏“白天鹅”的中央大厅。这座拥有三层楼高的厅堂正面,建了人工石山,山上筑有中国式的亭台阁楼,还引来珠江水,制做了人工瀑布。瀑布旁边,有三个赫然醒目的大字:“故乡水”。有些长年在外的老华侨,一看见“故乡水”三个大字,立刻扑过来,他们双手捧起哗哗流水,又是喝,又是洗,摄影留念的同时,还念念有词地说:“真的回到了家啦!”
南海油田虽然还处在勘察、钻井、找油阶段,但一个又一个的石油财团,接二连三地来到了广州,纷纷设立办事机构。光是到“白天鹅”来租赁客房的石油公司,就有四家。其中谈妥、签约的三家,租去了“白天鹅”三分之一的客房。美国的埃索公司,租了“白天鹅”的两层楼房以后,看中了“白天鹅”的职工宿舍。这是一座14层高楼、11,000平方米的住宅,而且就在“白天鹅”身边。埃索公司要求全部租下,
“白天鹅”不答应。经过再三协商,还是给了埃索公司13层半。日本财团的石油公司来晚了,已经没有长期包租的房间给了。考虑到全局需要,“白天鹅”还是答应考虑日本财团的要求。
今年,广州又有两家高级宾馆建成投产,规模、设备都比现有宾馆大得多,好得多。又是同外商合办的,将雇佣港澳经营人员。于是,一些人断言,这两家宾馆开张营业以后,广州的宾馆肯定会供过于求,肯定要挤垮其他宾馆;另一些人不同意上述看法,说1983年来了三五家外国公司,就把个“白天鹅”吃去大半,1984年、1985年,谁知道又有多少家外国公司要来呢!谁敢断定又有什么新情况呢?(附图片)
白天鹅宾馆外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