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8阅读
  • 0回复

如此“老好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25
第4版()
专栏:

如此“老好人”
本报记者 王艾生
1983年12月,山西运城地区水利局破获两个大贪污集团:一个以副局长耿炳鸿为首,贪污受贿1.5万余元;一个以副局长上官一平和办公室干事姚洪印为首,贪污受贿2万余元。这两大案件,震动了整个地区。
仅有100多人的运城地区水利局,两年多来就发生25起盗窃案件,集体宿舍职工的自行车、手表、衣物等被偷,一起也没有侦破。在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斗争中,这个水利局有7人被逮捕和收审。
据粗略统计,这个水利局和它的下属单位近5年来共挥霍浪费20余万元。
人们不禁要问:行署的一个业务机关,为何成了“藏贼卧虎”的处所?这里党员负责干部的负责精神哪儿去了?
原来,这个水利局的局长王忠,是一位出名的“老好人”。
王忠任水利局长已9年。他待人处事以“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为信条。无论多大的事,多急的事,到他那里都“化”没了。他有句名言:“宁可委曲求全,决不惹事生非。”副局长耿炳鸿贪污盗窃,招摇撞骗,腐蚀干部,人称“水利局一霸”。他把自己分管的水利局所属企业当作“领地”,说拿就拿,说要就要,谁也惹不起。他家盖私房,就到水利局水泥厂白白装走3吨水泥。近两年,他在水利局企业公司和“知青”公司,私自安插79人(其中有县科级以上干部的子弟16人)。他以“知青”名义非法套购国家白布62万米加工面袋,随意提高加工价格,从中捞取“油水”。有段时间,水利局家属院成了面袋加工厂,水利局40多名干部的家属都忙于加工面袋赚钱。耿炳鸿一家,就“赚”2,600多元。对于这么一个人,王忠是“明知不好也得用,明知要权也得给”,不管不问不查处。经查,1981年1月至1983年7月党支部会议记录,耿炳鸿的严重问题根本没有提到。王忠也没有责成任何人查处耿炳鸿的问题。为什么呢?王忠说“怕捅了马蜂窝不好收摊”。于是,气味相投者聚集在这只“马蜂”周围,作弊有人帮,追查有人保。机关干部职工多次上告,均无结果。王忠带领水利局11名副局长,把个机关管得坏事丛生,一片混乱。人们说:“水利局是12条龙不治水,只因龙头太软!”记者问王忠:“你身为一局之长,又是农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水利局闹出这么大的乱子,你的责任在哪里?”他吱唔半天,说不出来。
王忠身居要位,却不办“要事”,做的是“清静官”。他不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采取“金蝉脱壳”之法,提出“分工负责,各负其责,谁出了问题谁负责”,作为他逃避矛盾的“防空洞”。局长会议上的争论,干部们的意见,职工的反映,群众的呼声,他都可以一“推”了之,说“分工负责嘛,我不分管,我管不了”。他可以不获罪任何人,当他八面玲珑的“老好人”。抓“全面”,抓什么,管什么,连他自己也不明白。坏人正是钻了这个“分家”的空子。分管基建的副局长上官一平,伙同办公室干事姚洪印等人,利用建筑宿舍楼的机会,明目张胆贪污盗窃。王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姚洪印主谋在雇人给机关家属院打深井中,一次就贪污5,000元,他和上官一平等5人坐地分赃,公开吵嚷:“狼多肉少,还得再捞。”机关内部早有人揭发,王忠却装聋作哑。姚洪印利用搞基建的权力,给8个领导干部(其中4名正副局长,3名科长)分文不出弄到每人3分宅基地,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王忠依然面带笑容,夸奖姚洪印是“能打开局面”的“明白人”。姚洪印在中纪委公开信发表之后,贪占国家水泥、木材等,强行施工,突击建私房。地区纪委要求“从速从严查处”,“并追究单位领导人的责任”,王忠仍无动于衷。在1983年4月的一次局长会议上,他说:“什么叫从速,什么叫从严,咱也拿不准。我看咱们报得轻一点,上面批得重一点,这样好交代。如果咱们报得重,上面批得轻,那就把咱们给装进去了”。这个“老好人”对上面会设置骗局。水利局查房办事人员,曾写过4次处理意见,王忠一次一次的拖,“磨”来“磨”去,把“凭借职权,强行施工,私拿公物盖私房”,“性质十分恶劣,错误实属严重”等话都删去,才让报出。结果,一个一贯作恶的坏人,躲在他的保护伞下,一直得不到惩处。水利局机关还有个人,因受贿犯罪,被判刑1年,缓期执行。王忠在判刑前为其说情,判刑后不仅不对这个罪犯严加管教,还把他留在自己身边“写材料”。有人背后指着王忠说:“搂着老虎睡觉,当心让老虎吃了。”
这个掌管13个县(市)水利大权的机关,被耿炳鸿、上官一平、姚洪印等几个人,搅得乌烟瘴气,好人受气,坏人神气,歪风抬头,正气受压。群众说这几个人是:“思想坏,意识瞎,到处伸手胡乱抓,要权要钱不要脸,坑国害民肥自家。”王忠也听到这些歌谣,但他为什么听之任之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王忠也并不“干净”。他也贪图私利,“拿了人的手软”。姚洪印非法弄来宅基地时,王忠给女儿也“批”得3分。耿炳鸿拿公款以“看病”为名到北京游玩,回来时也送给王忠一个小巧的收音机。王忠的女儿做家具时,也曾通过姚洪印从机关建筑工地借走木料……。这些,是“老好人”软得令人气恼的一部分秘密。王忠不敢揭耿炳鸿、上官一平等人,他也怀有私心,想借助这几个人的“神通”往“上”靠。王忠和原任主管农业的地委副书记过从甚密(此人现已被免职)。这位副书记曾几次告诉他,要他“多过问农口的整个工作”,有意重用他。这位副书记的儿媳原在地区招待所当服务员,通过耿炳鸿的关系,安插在水利局企业公司当上“劳资员”,王忠对此也没有去追究。耿炳鸿在报上发表吹捧自己的文章,王忠明知群众有反对意见,却默认了。他还亲笔批示上报耿炳鸿“蹲点经验”的虚假报告。结果以讹传讹,上级水利部门下达文件介绍耿炳鸿的“经验”。1982年,运城地直机关党委还授予水利局党支部“模范党支部”称号。原运城地委有人为王忠“说话”,王被列为行署副专员的候选人,竟还提到地委常委会上讨论。
水利局的严重问题被揭开以后,“老好人”王忠住进医院。记者在医院访问他时,这位1946年入党,在敌人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老同志,脸上的微笑消失了,鼻子尖上沁出汗水。他说,水利局搞成这个样子,他是有责任的。他在写的检查中说:“不敢管,怕惹人,不敢斗争。自己干不几年了,为将来留下后路,安然过日子”。他又说,“消极地接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前些年运动来运动去,实在把人搞怕了,不敢再斗争了”。这些,是他成为“老好人”的部分原因。还有别的原因呢,他没有说。中共运城地委在中纪委和省委工作组的帮助下,查案子,抓党风,整顿领导班子。坏人一个个被押上被告席,犯错误的人也正做出处理。这里正气正在上升,好人挺起腰板说话。党在群众的威信明显提高。王忠同志应该猛省了。(附图片)
土地爷站岗方 成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