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神通广大”的侯乐成为何如此嚣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28
第5版()
专栏:调查汇报

“神通广大”的侯乐成为何如此嚣张?
去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第五版发表题为《如此“神通广大”的副局长》的来信和《他为什么如此“神通广大”?》的调查汇报,又一次揭露了山西大同市外贸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侯乐成以权谋私、安排子女就业的不正之风。在此之前,《人民日报》和《山西日报》就曾先后批评过侯乐成的错误。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侯乐成同志是否认识了错误,并受到了应有的处理?大同市的各有关方面从侯乐成以权谋私、安排子女就业的问题上吸取了哪些教训?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又来到山西大同市。事情同我想象的恰恰相反,侯乐成的问题不但没有得到处理,而且他本人至今还不承认错误!请看:
大闹党委会
去年12月18日《人民日报》再次批评了侯乐成的错误后,侯乐成找到市纪委书记说:“改户口是我爱人找人干的,记者调查时,我才知道。”他企图以此来推卸自己的责任。其实,侯乐成已经不是第一次抵制批评了。
去年9月16日,大同市纪委下发了关于处理侯乐成子女招工问题的决定的文件。这里先不谈“决定”的内容如何,只看看侯乐成对待批评抱的是什么态度。10月5日,市外贸局党委书记孙景亭在全局党支部书记会议上传达了上述文件。10月7日,局党委召开会议,准备讨论对侯乐成所犯错误的处理。党委书记刚宣布会议议程,侯乐成就大吵大闹,先是把参加会的局纪委副书记等三人赶出会场,只剩下四名局领导人后,他质问党委书记:为什么不经过党委研究,就在支部书记会上传达市纪委的文件?孙景亭当即回答说:“纪委文件没有限制在哪一级传达,我有这个传达的权力。”侯乐成恼羞成怒,破口大骂,当时在场的另一名曾被报纸点名批评的副局长杨廷元,也借机摔碎了茶杯,会议被闹得无法进行。从此,外贸局党委再也无法开会讨论。
“决定”与“执行”
从去年年初,群众就向原大同市纪委反映了侯乐成的问题,但市纪委始终没有查清,他们也不想查清。7月初,记者下去调查,发现侯乐成是通过偷改户口本上子女的年龄,将子女招工的。记者把问题反映到原市纪委,他们仍然按兵不动。8月3日,《山西日报》登出批评文章,指出侯乐成对待批评的态度极不端正,要求大同市纪委对他违法乱纪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8月22日,山西省纪委打电话找大同市纪委的同志去太原汇报,并要他们认真查清问题。直到这时,原大同市纪委才开始调查。
9月初,《山西日报》记者、《人民日报》记者又同大同市纪委检查办公室负责同志一起下去核实,证实问题属实,市纪委的同志对侯乐成托人偷改其孩子年龄并非法招工的内幕完全清楚了。但是,不知为什么,原市纪委在9月16日的决定中,把侯乐成为子女招工到处活动写成“其母孔桂珍出面,找到曾与侯乐成一起工作过的城区公安分局的某同志,通过‘关系’更改了两个孩子的年龄”,只字不提侯乐成的错误。这在客观上帮助侯乐成推卸了责任。为此,《山西日报》在去年11月27日,又以《究竟谁是主要责任者》为题发表了评论,但仍然没有引起原大同市纪委的重视。
原市纪委的“决定”中提到:“有关责任者必须作出深刻检查,分别由其所在单位的党组织视其认错态度进行处理。”就是这样一个含含糊糊的“决定”,下发三个月了,原市纪委没有一个人去过问下面执行的情况。执行情况如何呢?大同城区区委书记接到原市纪委文件后批示:“请公安分局阅,应按市纪委决定,追查涂改年龄的同志的责任。”没想到文件在公安分局每个领导同志那里转了一圈,又原封不动地退回区委。对这样一个违法行为,又是执法犯法的案件,公安分局为什么不处理?难道真象那个为侯乐成偷改户口的干警对记者说的那样,改户口的事在大同市屡见不鲜,到底该处理谁?这大概是城区公安分局拿不出处理意见的原因之一吧。据说,新荣区委接到文件后,也召开过会议,但没有作出什么决定。事情一过,也就不了了之。
有这样“优越”的环境,侯乐成还怕什么?!
问题的背后
最近,记者还听说,大同市招工搞不正之风的绝非侯乐成一人,单是同侯乐成儿女一起被非法招工的就有65个。要揭穿这个内幕,必须从1981年底大同市劳动局剩下的65个招工指标说起。按规定,到年底用不完的招工指标要作废,可是,大同市劳动局局长的抽屉里还放有一些“关系户”要求招工的条子,怎么办?于是,在大同市分管劳动部门的原副市长的办公室里,召开了一次只有副市长、劳动局长、主管副局长、计委副主任参加的会议。招工地点选在地方比较偏僻、群众反映较小的新荣区甘庄煤矿,以招收井下工人的名义,“处理”了那65个招工指标。这次会议决定,由新荣区劳动局办理这件事。市劳动局要了二十几个指标,安排了那个分管劳动部门的副市长、劳动局长、副局长和市计委、民政局、物资局、矿务局负责人的“关系户”的孩子或他们自己的孩子。剩下的算作给新荣区的“好处”。一切安排就绪,大同市劳动局专门为此下发了堂而皇之的61号文件。
从1979年开始,大同市招工就实行统一招收,经过考试,择优录取。而这次招工却不经过政审,也不用体检,甚至连户口本也可以不看。侯乐成、杨廷元不够招工年龄的儿子,就是这一次通过“关系”招进来的。这些人被招工后,没有一个下井,都自己另找了“出路”,新荣区劳动局还为他们负责开了调转介绍信。介绍信开出后,连存根也不留。记者请新荣区劳动局查一下这些人的去处,他们费了很大劲也没有查清。从登记表上看,原市物资局书记的小女儿当时被招了工,可是到了1983年5月,这个书记又把招工三联单上小女儿的名字改成大女儿的名字,市劳动局照样盖章批准,只是因为报纸揭露了侯乐成的问题,这个招工三联单才没敢用。写到这里,不能不使人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侯乐成之所以那样嚣张,而原大同市纪委又那样软弱,是否同这65个招工名额有关?只处理侯乐成的孩子,不处理其他人,侯乐成干吗?如果都处理,那个原副市长等能心甘情愿吗?
记者离开大同之前,新市委的负责同志曾经表示:要继续查清这个问题。问题发生在哪里,就查到哪里;发生到谁身上,就查谁,并且要作出严肃处理!这是值得欢迎的。但能否落到实处?广大读者将拭目以待。 《山西日报》记者 张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