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中法人民文化交往的一页——访里昂中法大学旧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1-28
第6版()
专栏:法国通讯

中法人民文化交往的一页
——访里昂中法大学旧址
本报记者 翟象乾
在法国接触到一些华人学者,他们常常提到20年代成立的里昂中法大学。这是中法人民早期文化交往的见证。
中法大学的旧址在里昂西郊一座山丘上,穿过一条老式的石子路,找到布维埃修女路2号,便见到一座灰砖砌的二层古旧楼房。自愿为记者担任向导的里昂大学中文系退休教授李治华先生,本人就是30年代末期中法大学的学生,他高兴地指着这幢楼房说:“那就是!”只见大门上端用中、法文刻着清清楚楚的几个白色大字:“中法大学”。
来访问之前,李先生和其他华人学者曾向记者介绍过里昂中法大学的历史。1919年在巴黎召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会的时候,中国代表提出了退还庚子赔款的要求,中国早期留法学生李石曾等人主张把退还的赔款用于教育,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苏报》记者吴稚晖等还认为可以用这笔钱在法国建立一所中国大学以培养中国学生。这个设想得到里昂大学校长儒朋、里昂市长赫里欧等人的大力支持。但是退还赔款的要求最后并没能实现。后来,不是靠赔款,而是靠有关人士多方奔走才筹建起这所大学,并且找到一座旧兵营——圣蒂雷内堡作为校址。
里昂中法大学在1921年10月开办,第一年招收的学生有138人。此后由于经费来源枯竭,再也没有能力在中国本土上公开招生,只是每年从在法国的中国勤工俭学学生中录取若干名,以维持现状。1926年到1937年间,广州中山大学和北平中法大学每年还选拔少数优秀毕业生来此进修。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昂中法大学就已奄奄一息,1943年以后就再没有新生入学。
里昂中法大学在艰苦的条件下前后生存了三十来年。严格说来,它还算不上是一所正规的大学,实际上只起到大学预科或法语补习学校的作用,同时为在里昂各院校学习的中国学生提供食宿的场所。尽管如此,这终究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人学习外国先进科学知识以求改变祖国落后面貌的强烈愿望。也就是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先后入学的470多名学生中,确实涌现了一批专门人才,罗大冈、常书鸿、朱洗、郭麟阁、汪德耀、潘玉良等著名专家学者,都曾在这里勤奋地攻读过。
几十年流水般逝去,里昂中法大学原址现在是本地大学生的住宿地。入门处的一座小楼是当年的女生宿舍,前面右侧的一幢四层楼房则是原来的男生宿舍。这两幢楼房墙上爬满了青藤,看来还不太破旧,李先生感慨地说,还是当年的模样。再往前走,还有一座小楼,底层是当年的礼堂,楼上便是中法大学校长的旧居。楼房后面古罗马时代几段引水渠石壁遗迹,轮廓还依稀可辨。据李治华先生介绍,几个建筑物都还保留着当年的样子,但校园却已经大大改观。在校园外一片稀疏的树丛和草地间已新建起十来幢现代化的宿舍楼,这里不仅住有法国学生,还有不少外国学生,其中也包括在里昂留学的中国学生。
今天,中法两国的友好关系有了新的发展,文化交流也日渐频繁。庚子赔款的屈辱年代早已过去,新中国的大学生有着优越得多的条件来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当我们回顾早年中法文化交流走过的艰难道路时,也就更懂得今天的优越条件来之不易。(附图片)
里昂中法大学原址。
本报记者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