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难忘的中国和苏丹人民友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04
第3版()
专栏:

难忘的中国和苏丹人民友谊
罗兴武
中国和苏丹地处亚、非两洲,相隔千山万水,但两国人民之间却存在着深厚友谊。远在古代,两国之间就有贸易往来。喀土穆民族博物馆看到展出的中国制的金属瓶子,是在二千多年前的苏丹库施王国首都麦罗埃出土的文物。在近代,两国人民在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互相同情和支持。苏丹人民曾严惩了镇压我国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戈登。1959年2月4日中国和苏丹建立外交关系之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发展到了新的阶段。我国周恩来总理对苏丹的访问和尼迈里总统对我国的访问为发展两国友好关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曾在苏丹工作过。每当想起在苏丹度过的岁月,脑海里就浮现出一张张热情友好的笑脸,耳边回旋着一句句亲切美好的话语。
10月中旬的一天,骄阳似火,热风袭人。在从喀土穆去瓦德梅达尼的途中,我们的汽车抛了锚,正在发愁时,一辆小汽车在我们的后边突然停下,里面走出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年人,车里还坐着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他笑着向我们走来,热情地说:“别着急,我来帮你们瞧瞧”。这位苏丹朋友一边帮我们排除故障,一边饶有兴趣地和我们聊天。从言谈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位工程师,他的孩子多年患小儿麻痹症,到处寻医,诊治无效,后来请中国医生针灸治疗,才得以恢复健康。他感激地说:“中国医生给了我儿子第二次生命”。他还指出,在设备简陋、器械不全的条件下,中国医生成功地为患者动了心脏二尖瓣狭窄分离手术;为抢救一位生命垂危的患儿,主动输出自己的鲜血……。对于中国医生这种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他赞不绝口。
当我们到达瓦德梅达尼在吉齐拉省省政府门口下车时,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职员向我走来,请我替他写下“中国、苏丹友谊万岁”八个字,并用阿文注上音。他说:“我把它带回家去,教我的儿孙们,要他们把这句话永远牢记在心”。在瓦德梅达尼,我深深地感到,苏丹人民对中国人民怀有一种特殊感情。就在这个吉齐拉省里,中国专家帮助苏丹修筑了长达227.5公里的瓦德梅达尼——加达里夫公路,架设了横跨青尼罗河的宏伟的瓦德梅达尼——汗图布大桥,修建了哈萨赫萨友谊纺织厂。在瓦德梅达尼附近的吉齐拉农场试种水稻也获得成功。所有这些项目,受到了苏丹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他们称公路为“友谊之路”,称大桥为“连结喀土穆和北京的友谊桥梁”,把纺织厂附近的一个村庄改名为“友谊村”,把稻米称为“中国米”。苏丹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感情是如此朴实而真挚。
我在喀土穆观看了苏丹杂技团的演出。为了使这株艺坛新花开得更加鲜艳夺目,中国武汉杂技团多次派出教练帮助该团培训新的杂技演员和传授新的节目。他们演出的“大型武术”吸引住了所有在场的苏丹和中国观众。在演蹬技节目时,一位体态轻盈的小姑娘仰卧进椅内,她那一双灵巧的双脚把伞、桌子和方毯蹬出了各种优美的扣人心弦的动作。当她最后把方毯抛向上空,从椅内跃起,方毯准确地覆盖在椅子上时,全场爆发出了雷鸣般的热烈掌声。演员们还演出了“柔术”、“高台停车”等十几个节目,人们赞扬这些节目是中国和苏丹人民友谊的结晶。
中国和苏丹都是发展中国家,同属第三世界。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是在反帝、反殖、反霸、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共同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它将象长江和尼罗河一样,源远流长,川流不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