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去年今日此门中——重访北京市民办大生缝纫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05
第2版()
专栏:

去年今日此门中
——重访北京市民办大生缝纫学校
本报记者 吴元富 徐建中
去年2月4日,本报曾刊登了苏东霞不端“铁饭碗”自办缝纫学校的报道,并发表社论《不端“铁饭碗”很好》以后,3月3日又刊登了《让千万台缝纫机转动起来》,介绍大生缝纫学校的通讯。一年来,编辑部收到了大批读者来信。
“大生”现在怎么样了呢?
最近记者又重访了“大生”,时间刚好又是新春佳节。
艰辛的条件 卓著的成绩
“大生”一年来变了没有?如果从物质条件来说,变化确实不大,教室还是租用东街小学校的,办公室是小学校又低又窄的门房,面积不到10平方米,要办公,要接待新生,还要住一个人。唯一的基建项目,是在小学校的旮旯处建了一间七平方米的简易房,那是会计室,然而就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一年来“大生”为社会培养了9,000名缝纫人才,毕业后有的在当地当了缝纫教员,有人开办了个人缝纫店。北京新新服装厂、西华服装厂、凤凰针织厂等单位都先后来这里招走了一批新工人。另外,他们还开办了一个校办加工厂,去年4月开始接活,质量越做越好,如今不少出国人员也慕名而来。学校的银行存款由1.2万余元增加到2万元,在这几平方米的斗室中,的确到处充满了生机,让人感到振奋和鼓舞。
北京大华衬衫厂是颇有名气的厂家,他们认准了“大生”,曾派几批工人来学习。海淀区的华佳服装厂特地与“大生”签订了合同,邀请他们每星期二去为工厂的100名学员上课。首钢职业学校,也从“大生”请走了三名学生去当老师。去年从承德山区来学习的农村姑娘李文华,而今已是清华大学校办工厂的教师了。
一年来,四川、贵州、安徽、吉林、黑龙江、河北、天津等省市都有学员来这里学习。去年夏天,安徽亳县教育局长亲自来到大生缝纫学校,要求为他们县的职业中学培训七名教员。校长张秉诚看到她们住处有困难,就让她们临时住在教室里,最后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
金钱的分量
“大生”是民办学校,是属于个人开业的,那么,是不是由此他们就“一切向钱看”,把金钱看得比什么都贵重呢?事实并非如此。
就我们所知,在北京的现在几家民办缝纫学校中,“大生”的收费是最低的。学员每期交六元钱,每个课时合一角多钱,而且包教、包学、包会,这一期没有学成,下期免费再学。对有些特殊情况和接受能力较差的学员,他们在星期日还开办补习班,来补课的学员分文不收。一年来学校还免费为学员修理缝纫机近千台。
去年夏天,安徽农村的两个姑娘来信要求学习,学校复信告诉她们,食宿问题无法解决,劝她们不要来。时隔不久,两个姑娘带着行李来了,张秉诚校长表示学校解决不了食宿问题。两个姑娘急得哭了,说什么也不肯走。张秉诚想:我们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人才,不能眼看着她们有困难不管啊!最后还是决定让她俩住在教室里。
学员肖洁营是房山县田各庄大队的女社员,高中毕业后,看到《人民日报》报道大生缝纫学校的消息,决定来报名。她每天早六点赶头班车进城,八点进校上课,晚上再赶回家。整整跑了四个月。老校长为有这样热心于缝纫事业的青年人而高兴,决定让肖洁营和学校的工作人员一起住在值班室,小肖感动得直掉眼泪,逢人就讲:来这里上学,既学到技术,又能体会到社会主义的温暖。
“六朵金花”添新彩
大生缝纫学校,也有第一和第二两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几位六十多岁的老缝纫工人,他(她)们是学校的创始人。第二梯队是我们去年在报道中介绍过的被北京市称为“六朵金花”的苏东霞、赵建芬、李靖华、刘景荣、刘娟、冯宝静,她们分工合作,既当教师、辅导员、服务员,又当会计、出纳、保管,成了这个民办事业的台柱子。
苏东霞20岁,她是校务主任兼校办工厂的厂长,她每周教两天课,其它时间“泡”在校办工厂,没有节假日。创建一个新摊子真不容易呀!提起苏厂长,职工们啧啧叫好。去年小苏被选为北京团市委委员、全国妇联执委常委。
李靖华、赵建芬、刘娟如今除了管她们的工作外,也是教员。由学生到先生,姑娘们是花费了心血的。
去年刘景荣和冯宝静离开学校,到爸爸所在单位接班去了。“铁饭碗”对人毕竟是有吸引力的,这一点用不着回避。但是,“大生”有它独特的魅力,它象一块磁铁,吸引着热爱这一行的年青人。刘景荣离开“大生”在一个副食店工作,她在那里开了个缝纫班,担负起了讲课的任务。冯宝静在铁路机务段的食堂上班,她每天晚上都到“大生”来继续服务。旧情难断。事业是靠人创造的,但人也确实在创业中受到了锻炼!(附图片)
剪裁班学员在认真听课。
苏东霞为缝制班学员上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