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调查研究得来的启示——浙江义乌县委书记抓教育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05
第3版()
专栏:

调查研究得来的启示
——浙江义乌县委书记抓教育纪实
浙江省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去年在一次全县农村教育科技会议上用调查研究得来的第一手材料,摆事实,谈体会,提要求,大声疾呼:“人才是这样的缺乏,知识是这样的重要,而我们的教育又是这样的不适应,再不抓教育,我们就会犯历史性的错误!”他告诉大家:“我过去只知抓生产,不重视教育,现实给我的启示是:非抓教育不可了。”
谢高华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启示呢?
启示之一:插上金翅膀才能高飞
合作乡起鸣大队有个远近闻名的勤劳致富户金序龙。谢高华怀着浓厚的兴趣访问了他,金序龙是个初中毕业生,他回答了县委书记的问话,然后指着自己订阅的7种科技杂志和许多有关养貂、养金鱼、种花的专业书籍,说:全靠这些“老师”。谢高华从中发现了奥秘,农民要致富,一靠政策,二靠文化科学知识。在走访联合乡新厅大队粮食专业户陈杰尧之后,谢高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青年农民陈杰尧刻苦钻研农业科学技术,粮食亩产高达2,543斤,每亩成本比其他社员低四五元。
谢高华心里算计开了:要是全县几十万农民,都能象金序龙、陈杰尧那样,那不等于给我们的农业插上了金翅膀嘛?可是目前全县还有123,200多文盲、半文盲,该怎样去引导他们走上有文化、用科学的广阔道路呢?湖门乡党委作出了答案。湖门乡去年办了一所业余农业技术学校,既教文化,又教农技知识,很受群众欢迎,连七八十岁的老农民也成了“旁听生”。全乡去年进业余农技校和农技班学习的有400余人,这给全乡带来了经济大发展的好形势。今年,他们又办了一所农业职业学校,专门吸收初中毕业的青年进校。
谢高华兴奋地把调查所得的启示向县委常委会作了汇报。大家立即决定:在全县推广湖门乡办学的经验。到目前为止,全县已办起了38所业余农技校。
启示之二:最好的房屋应该是学校
谢高华不无内疚地对大家说,过去我下乡只顾跑田塍,不进校门,教师向我们反映办学的难处,倾诉教师的苦衷,我们都熟视无睹,充耳不闻,自从心里有了教育这块地盘,才听到了教师的呼声,才发现今日农村最破旧的房屋是学校。他在福田乡宗宅大队,看到学校办在一个破祠堂里,教师和学生挤在几间阴暗的危房里上课。在搞小百货富裕起来的桥东乡五爱大队里,他看到了有些小学生每天带凳子上学,老师的讲台是一张破桌子……。
这些都在他的心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在县委常委会上,他说:“象我们这样的干部,再要从头学科学知识,当什么专家是困难了,但是党和人民给了我们权力,用这个权力为振兴教育科技事业做些工作,还是可以的。”他要求各级干部都把教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做到想大事、干实事,象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教育。他希望以后在农村里看到,最受尊敬的人是教师,最好的房屋是学校。
隔不多久,人们看到县委书记和县长带着县计委、农委、宣传部、教育局、农业局、财税局的干部在穿乡走村了。他们走访了好几座学校,分别解决了不少问题。在他们的带动下,各区、镇、乡党委领导也纷纷走村访校,现场办公。有的被侵占的校舍和场地退出来了,学校烧饭、喝水、照明的困难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解决了,民办教师的工资有了提高,创办农职业学校的师资和校舍问题也都得到了解决。
启示之三:由50多万元的鞭炮想到的
现场解决问题倒不难,难的是财力不足,要搞智力投资,钱从哪里来?
谢高华心里不是没有底,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县城乡储蓄金额人均达73元,比全国人均存款高37元。一家鞭炮店反映,去年元宵迎龙灯,有个农民一次就拿出70多元买了180筒鞭炮;据县土产公司不完全统计,全县光鞭炮就花了50多万元。这笔可观的数字引起了谢高华的深思:如果引导农民把多余的钱用在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上,岂不是桩大好事!
谢高华知道义乌化肥厂去年底厂留集体福利基金可达89,000元。他找到了厂党委书记,打听这笔钱怎样用法。党委书记一时还说不上来。谢高华趁势引导说:你厂有280多名职工子女在稠城读书,稠城的几所学校房屋设备都很差,你们从福利基金中捐助一点办学经费,建好镇初中,这是最大的福利事业。厂党委书记思想豁然开朗,回厂研究后,立即为稠城镇初中新建校舍捐助3万元。福田乡党委也把办学看成是最大的福利事业,将原打算用于建造会议室和干部宿舍的3万元社办企业资金捐助给了乡初中。
这一来,谢高华的视野更加开阔,他提出了一个“五路进财,各方办学”的响亮口号。这五路是:一、地方财政挤出一部分;二、县工矿企业单位投资一部分;三、社队企业拿出一部分;四、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积累一部分;五、群众自愿筹集一部分。
五路进财的结果,去年以来全县已筹集办学资金158万元。
启示之四:重要的是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
谢高华想到,全县57万人口,其中在校学生就有12万多。如果把全县4,000教师思想武装起来,使每个教师既会教书又能育人,每个在校学生都能在学校里既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又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那就等于我们的精神文明教育渗透进了千家万户。
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县里拨出专款决定支持新建一所县教师进修学校。
有段时间顶职风较盛,有的教师也急于将政治条件或业务不合格的子女顶职当教师。谢高华知道这一情况后,坚决制止了这一做法。他说:老子当教师,儿子不见得也会当教师,我们把不合格的教师吸收进来,是要误人子弟的。所有这些,都激发了教师教书育人的光荣感和责任感。
张年忠 朱茂富 彭汝春
(原载《浙江日报》,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