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重视歌词创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06
第7版()
专栏:

重视歌词创作
乔羽
我为我们终于有了一本比较完备的中国歌词选集而高兴。
这里所讲的歌词,自然是指“五四”运动以后产生的,属于新文学范畴的歌词而言。在这之前,一部源远流长、波澜壮阔的中国文学史上,歌词一直占有显著的地位,有几个时期,还占有主导的地位,成为一代文学的丰碑。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即伴随音乐而产生的歌词,最初总是来自民间,出于无名作者之手,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流行,在发展,逐渐形成自己的体裁和形式。而后,文人参加了创作,或者说专业作者学习、运用这种形式在从事自己的创作,这便产生了各代不同的诗体,四言、五言、七言以至参差错落的长短句,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无不如此。大概从屈原以来,诗歌发展的历史程序都是这个样子。文人的参加,一种新的诗体的形成,对于作为源头的那种歌词形式来说,是一种极大程度的提高,好象一种新的血液滋养出来了一个新的躯体,甚至获得了划时代的文学价值,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学主体。唐诗、宋词、元曲都可以作为例证。但是事物的发展有时会走向自己的反面,本来是作为与音乐共生的所谓歌词,当它获取了独立的文学生命的时候,从诗的角度来说是新生,从歌的角度来说却是死亡了。看一看宋词,说来它似乎始终没有脱离音乐形式,始终受着严格的音乐制约的,也就是说,它始终是标准的歌词。但是我认为词到了宋后期,特别到了明、清,虽然形式上还是按谱填词,或者宣称是自创新声,实际上它早已成为纯粹的文学形式,与音乐的需求相去甚远了。情况尽管如此,尽管这种新的诗体,一次又一次地离开了音乐,登上了文学的大雅之堂,许多次成为文学的正宗,然而那些与音乐始终密切结合在一起的歌词,却一直活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头上,象社会生活的长河一样,我们也有一条奔腾不息的歌词艺术的长河。
这是歌词的历史状况。“五四”新文学运动以后所产生的新的歌词,与这种状况相比较,情况有些类似,也有些不同。
现在只就不同的方面来说说我的一些看法吧。
“五四”运动所产生的新文化,虽然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血缘关系,但是它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了强烈的外来影响。表现在文学运动上,是输入了许多新的体裁和形式。小说、戏剧、诗歌无不如此。歌曲更是这样。时代变化了,人们要唱新的歌,限于历史条件,当时还不可能产生新的作曲家。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想出了一个有效的办法,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而且时间持续甚久,一直到我做小学生的时候,音乐教员还在偏僻小城的简陋课堂上教唱,使我至今一想起这些歌便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等到赵元任出现的时候,中国便有了自己的掌握现代音乐技巧的作曲家,从而结束了按旧有曲调填词的时代。歌词是新的创作,歌曲也是新的创作,从此作词家与作曲家相伴而生,形成了新的局面。社会生活发生着急遽的变化,反映这种变化的歌曲创作也在迅猛地发展。在三十年代救亡歌曲的高潮中,聂耳、冼星海应运而生,成为现代中国音乐文化的光荣代表。与此相应,歌词界出现了田汉、塞克、光未然。他们的作品代表着歌词创作的新的水平。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歌词才是当时真正活在千百万人民群众口头上的新诗。我以为中国的新诗一直沿着两种轨道在发展。一种是与音乐相结合的,这便是歌词。一种是所谓自由体的诗,它不受音乐的制约,只寻求语言自身的规律,因此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歌词由于插上了音乐的翅膀,易于传播,也易于使群众接受。自由诗则因现代语言的不易提炼,一时难于找到自己的稳定的形式,限制了它在群众中的普及。许多年来,歌词一直支持了新诗,使新诗不停留在字面上,而是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这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就我阅读范围所及,文学史家对这一现象似乎还没有来得及进行分析、研究,作出恰当的评价。将来总有一天会有人来写中国新诗史吧,我相信田汉、塞克、光未然、贺敬之等人的歌词作品,会在这部诗史中占有光荣的地位。
刘楚材同志是一位歌词研究者,他殷勤地为中国歌词编成了第一部选集,这是值得感谢的。他热情而又诚恳地问序于我,我不揣冒昧地写了上面那些话,仓猝应命,不知得体否?
(本文是作者为《中国歌词选》写的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