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模仿不能代替创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06
第7版()
专栏:文艺随笔

模仿不能代替创造
史川仁
去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公演了话剧《推销员之死》。这个戏,由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本人亲自导演。据说,他要求中国演员们“不要去试图模仿美国人”,否则,“这出戏将成为第二流的美国产品”。美国的剧作由美国作者来导演,却要求“不要模仿美国人”,而是希望其格调、节奏及整个演出风格都出现“一个理想境界”。这是真正艺术家的艺术见解。
不要“第二流的外国产品”,关键在于“不要模仿”,而要体察中国国情,根据具体演员的特长,根据不同环境逐渐形成的演出风格,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状况,根据中国观众的理解方式等等去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这是北京人艺演出《推销员之死》获得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深得艺术真谛的一种艺术创造性。
艺术要发展、要进步,借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当向一切外国的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学习,学习与借鉴他们的一切有益于我们的艺术手法、表现技巧和表现方式,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可是,学习与借鉴决不是简单地、机械地照搬和模仿,而是要经过咀嚼、消化、吸收,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否则,即使模仿得很象,也是没有出息的。
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当今有的作家,甚至是曾经写出过较好作品的作家,可能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竟然也出现简单地硬搬和模仿外国的某某作品的现象。比如,有的短篇小说的故事背景是发生在今天中国的农村,但是,小说的基本构思、情节布局、主要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乃至某些语言,却与外国作品很相似。除此之外,在有的长篇小说中,某个情节直接移植某国作品的某段描写,某个人物性格与某国作品的某人行事颇为“暗合”,这一类现象也间有发生。更为奇怪的是,这类现象还有人为之辩护甚至支持。
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作为初学写作者学习性的模仿,比如作为一种试验性的练笔,只在内部征求意见,一般不作公开发表的,自然不必见怪。但是,作为已经写出过一些较好作品甚至已有相当名气的作家,在艺术上本应奋力创新,争攀艺术高峰,但此时却发表这类硬搬或模仿性的“作品”,则不能不使人感到十分遗憾了!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遗嘱》中明确说过:我们要“尊重传统,把传统所包含永远富有生命力的东西”继承下来。同时,他又严厉告诫说:“可是要小心,不要模仿你们的前辈”,要尽力“躲开陈旧的因袭”,在艺术上大胆创造。因为,只有“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也曾指出:“不论学习古代的东西还是学习外国的东西,都是为今天的创造,都要把它们溶化在我们的创作中。文艺总要有独创精神。”
我们不要匍匐于古人和外国人的脚下,去制造拙劣的第二流的“产品”。我们要站立起来,昂首挺胸,迈开自己的脚步,去闯出一条文艺的创新之路,这才是无产阶级文艺家应有的革命志气和艺术抱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