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终南山下看社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11
第8版()
专栏:访问记

终南山下看社火
北雁文 苗地插图
雪后初晴,我和朋友上终南山下的周至县看社火。这个历史上有名的“金周至”,在陕西关中素有“戏窝子”之称。什么集贤的鼓乐,广集的高跷、狮子,王婆寺的龙灯,蔡家村的旱船、地游子,清河的曲子,军寨的道情,真是千姿百态,各领一格。然而,称得上关中民间艺术一奇的,这便是楼观八家庄的《牛斗虎》了。于是一上路,我们便径直奔八家庄而来。
锣鼓开始,一天真烂漫牧童,横笛于一健壮的黄牛背上,悠然自得。突然一只猛虎龇牙咧嘴闯将进来,那向来温良忠厚的老黄牛,勃然奋起,同恶虎展开了殊死搏斗,经过无数回合的较量,恶虎大败而逃。于是山沟里又传来牧童悠扬的笛声和琅琅书声。
整套节目,细细演来,足两小时。但是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却安静得墙堵一般,那纯朴健美的民间舞蹈语汇令人叹服,然而那深刻的生活哲理更引人思考。看来,期冀安宁,追求幸福,仇视邪恶,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又暗暗叹服:似这般大运动量的表演,没有一个好体力是绝然难以办到的。可是,当锣鼓停息,从那19斤重的虎头面具下钻出来的却是一个须发斑白的老大爷的头。我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和老大爷攀谈起来。原来,这个节目还有一段悠久的来由呢。相传清乾隆年间八家庄有个樵夫杜辉,家境贫寒,但善书画,喜歌舞,平日以打柴卖画为生。一天他在终南炼丹峰下的山沟里砍柴,忽遇一金钱大豹强掠一放牛村童,牛一面用身子护着牧童,一面同大豹搏斗,最后战胜了大豹,驮着小主人得意回村。杜辉当即创作出一幅《终南牛斗豹》的壁画,后来又编成舞蹈。大概是出于老虎的舞台形象比豹子更威风壮观的考虑,便把牛斗豹改成《牛斗虎》了。此后二百多年,这套歌舞成为这个村每年春节社火的一个保留节目,这个老大爷就是它的第六代传人。早在1955年春节,他的表演就曾倾倒了省城西安的观众,曾被确定为进京节目之一。晃眼将近三十年,老大爷已是古稀之人了。“那么,这个节目,会不会失传呢?”
“不会的,爹已教会我虎头表演术的全部功夫,去年春节闹社火,虎头就是我演的呢!”哟!答话的是刚才的“虎尾”表演者赵明同志,真没想到他正是老大爷的侄儿。他接着又说:“我二十一岁的儿子也喜欢上了这套节目,他一整天的摸爬滚打,功底不错,我决定,把这套技艺全传授给他和其他年轻人。”他说得周围的人个个点头。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会意地笑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