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贝鲁特局势暂趋缓和 和平努力又开始活跃 沙特特使到贝鲁特 埃法领导人会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13
第6版()
专栏:

贝鲁特局势暂趋缓和 和平努力又开始活跃
沙特特使到贝鲁特 埃法领导人会谈
本报讯 贝鲁特局势因美国停止炮轰,两派未再发生激烈冲突,而暂趋缓和。为谋求政治解决的和平努力,又开始活跃起来。
沙特阿拉伯特使哈里里11日到达贝鲁特,同黎巴嫩总统杰马耶勒及外长萨利姆举行了一连串的会谈,主要讨论了目前黎巴嫩危机。
在此之前,哈里里曾同什叶派和德鲁兹派的领导人进行了会谈。他打算进一步恢复叙利亚、黎巴嫩和沙特阿拉伯三方会谈。杰马耶勒总统也正在进行多边活动,谋求举行美、叙、沙特和黎巴嫩四国高级会谈,并同黎巴嫩各派系恢复对话,以达成和解。但据报道,什叶派和德鲁兹派仍坚持要杰马耶勒总统辞职的强硬态度,表示不给杰马耶勒提供另外的机会。
在贝鲁特西边的穆斯林地带和东边的基督教地带之间的分割线上,11日仍有零星的战斗。在贝鲁特城南的边缘地带也发生了射击。
法国部队已经迁到贝鲁特城中心的拉斯阿尔那贝斯地区。法军移动的目的是想要有限度地隔开穆斯林民兵和基督教民兵,以便把食物和燃料带进被封锁的贝鲁特西区。法军的行动使得西区数以千计的人民在一个多星期前爆发激战以来第一次从他们藏身的地方走出来。
大约有2,400名外国籍的平民在两天之内撤出了贝鲁特。撤离的工作在11日晚间完成。撤走的这些人都被送到了塞浦路斯,其中有884名美国人。
本报巴黎2月11日专电 记者马为民报道:在黎巴嫩局势急剧恶化的形势下,驻贝鲁特多国部队的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纷纷撤出,进行“重新部署”。但法国1,000多名伞兵仍然坚守在贝鲁特市内。
密特朗总统曾在7日表示:“法国不是要在黎巴嫩长期呆下去”,“希望联合国国际部队尽快代替多国部队”。8日谢松外长在内阁会议后更明确地指出,“法国不能撇下黎巴嫩不管,没有替代办法就谈不上撤离问题”,由于法国同黎巴嫩在历史和文化上的联系,它应当采取不同于其它三国的立场。
此间报刊分析,要实现法国的用联合国部队取代多国部队的主张,需具备四个条件:黎巴嫩政府的正式要求;参加这一部队的有关国家的同意;冲突各方的合作;联合国安理会的支持。前天联合国安理会执行主席已就法国的建议开始征询各方的意见。据联合国发言人称,这些条件目前一个也不具备。
美国至今未对法国的建议明确表态,据说有很大保留。美国仍试图在杰马耶勒和叙利亚之间达成某种安排。法国两名高级官员已去华盛顿了解美国的意图。据报道,苏联认为法国的建议还很笼统,希望能提得更明确些。乐观的看法认为,苏联事实上可能不再反对法国的建议。对于苏共政治局委员阿利耶夫即将对大马士革的访问以及苏联最高领导人安德罗波夫逝世将对苏联态度产生的影响,此间舆论十分重视。
新华社巴黎2月11日电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今天上午在巴黎同法国总统密特朗就寻求中东问题的全面解决办法举行了会谈。
穆巴拉克在会谈结束后对记者说,他同密特朗总统讨论了黎巴嫩的紧张局势,杰马耶勒总统在美国决定把它参加多国部队的军队撤往停泊在海上的军舰后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巴勒斯坦问题和两伊冲突形势再度恶化等问题。他还指出,两国领导人还就法国和埃及于1982年7月向联合国安理会提出的关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相互承认,以及巴勒斯坦人民拥有自决权的联合提案交换了意见。
穆巴拉克是昨天上午飞抵巴黎进行24小时工作访问的。他已于今天离开这里前往华盛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