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状元户”的发奖会——访粮食专业户唐顺义一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23
第2版()
专栏:

“状元户”的发奖会
——访粮食专业户唐顺义一家
杨乃歧 冯连坤
听说名震唐山市的“粮食状元”唐顺义一家要办小型的家庭农场,我们专程来到河北省玉田县唐辛庄村唐顺义的家里访问。
女主人兴高采烈地把我们迎进了屋。一边热情地给我们剥糖、倒水,一边对我们说:“哟,巧了,今天老唐回来,你们参加参加我家的发奖会吧。”
发奖会是个啥名堂?不一会儿,有人喊:“妈,爸爸回来了,买来了电视机。”果然,老唐带着三台14英寸的进口电视机,汗流满面地进屋了:“小五,把你哥哥嫂子叫来,发奖。”
老唐主演的这出戏,我们慢慢才弄清楚。原来,唐顺义去年一家15口人经营80亩责任田,打了7.8万多斤粮食,向国家交售5万多斤,加上农副产品,纯收入1.7万多元,当了县里、市里、省里的劳模。在一片赞扬声中,他感到压力大:今后的步子怎么迈?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给唐顺义指明了方向。他对家里的人说:“中央给咱专业户撑腰了,说咱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咱不能辜负党中央的期望,要办个家庭农场,把商品生产搞得活活的,给农民致富趟出一条新路子。”儿子、媳妇们一听,都赞成。接着,老唐出了个为“如何办好家庭农场”的“安民告示”。同时,为了鼓励大伙为办农场献计献策,还购买了一批“年终奖”。
发奖会开始了,唐顺义作了“开幕词”:“新的一年,粮食单产要达到1,200斤,总产拿到9.6万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7万斤,全家的农产值达到3万元,人均收入达到2,000元,实现小康之家。”
老唐的话刚落音,二儿福建从口袋里掏出十几本科技书:《水稻栽培技术》、《小麦管理方法》、《玉米管理》、《土壤分析》……他胸有成竹地说:“办小农场,科学技术是保驾兵。新的一年,咱家除了使用优种、优肥外,还要种地养地,培养地力,我准备搞50亩秸秆还田,提高地力,夺取高产,减少粮食成本。”
老二的话没说完,人称“机械师”的老三福州夺了话茬:“农场离不开机械化。在新的一年,咱家的两台手扶拖拉机、柴油机、水泵,我保证不出差错,服务周到,让机械在农场里大显身手。”
最后,唐顺义给大家发了奖。唐家的发奖会,给家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叫我们看到了八十年代新型农民的新气质,他们确实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