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在纠正不正之风中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23
第4版()
专栏:

在纠正不正之风中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
中共河北省委书记 邢崇智
整顿作风,是这次全面整党的四项任务之一。《中共中央关于整党的决定》指出,存在于某些党员和党员干部身上的不正之风和腐朽现象,“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地损害了党在人民中的形象,削弱了党内外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共产主义的光辉前途的信念,挫伤了他们的政治、生产、工作、学习的积极性。这次整党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坚决扫除这些歪风。”几年来,我们在端正党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要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还要作很大的努力。经验告诉我们,纠正不正之风,从领导来说,必须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否则,就不可能克服来自“左”的和右的方面的干扰,就不可能冲破上下左右的“关系网”和各个方面的“说情风”,纠正歪风,解决违法乱纪问题。
要做到坚持原则、敢于碰硬,必须精神振、情况明、胆量大、政策对、自身正。
一、精神振,就是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把端正党风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当一名维护党纪、端正党风的钢铁战士。既要敢抓敢管自己亲戚朋友中的违法乱纪问题,也要敢碰敢查各级领导干部的违纪行为,特别是要敢于按照党章的规定去检查同级党委中有些成员搞的不正之风。凡是不符合党的方针、政策和原则的事,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和共产主义道德的事,不符合共产党员标准的事,凡是削弱和破坏党组织战斗力、损害国家或群众利益的各种行为,都要挺身而出,敢抓敢管。
二、情况明,就是要把问题的事实弄清楚,弄准确。事实是处理问题的依据,也是实事求是的基础。事实弄不清或者弄得不准确,碰硬就下不了决心或者一碰就错。只有情况明,才能决心大,效果好。因此,我们一定要有科学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对每一个案件都要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在现在党风没有根本好转的情况下,要把一个人的问题、一个案子弄清,不是很容易的,弄准就更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兼听各方面的意见,对事实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们说要把事实弄清、弄准,是说要把与定性处理有关的主要情况,主要事实弄清、弄准。
三、胆量大,就是要有无所畏惧、敢于斗争的精神。纠正不正之风的斗争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有时还会遇到相当大的困难和阻力,甚至还要担某些风险,付出某些代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无私无畏,有不怕得罪人、不怕告状、不怕受打击报复、不怕丢选票、甚至不怕生命危险的“五不怕”精神。
四、政策对,就是要严格按照党的政策办事。我们说的碰硬,是在党的原则、政策指引下去碰硬。要严格按照党的原则、政策办事,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秉公办事。不能因为是亲属、朋友,或者是领导干部,就避重就轻,也不能因为个人成见、个人意见、观点不一样,就不同对待。这也是衡量我们本身党风正不正的重要标志。诸葛亮还懂得“陡罚臧否,不宜异同”。我们更应该做到秉公办事,不徇私情。对人的处理一定要准确、恰当、留有余地,既要解决问题,又不要留下后遗症,使我们办的每一个案子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五、自身正,就是要求党委和纪检部门的干部做端正党风、维护党纪的模范。古人说: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如果你自己一边大讲端正党风,一边大搞不正之风,谁还听你那一套呢?如果你口喊纠正不正之风,而对自己的不正之风不检查、不纠正,又怎么能理直气壮地去纠正别人的不正之风呢?因此,党委和纪检部门的干部必须做到不正之风不搞,损害国家和群众利益的好处、便宜不捞,熟人关系不拉,上级情面不给。过去犯有不正之风错误的同志应该主动检查纠正,用实际行动取得广大党员、干部的信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