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加速发展稻田养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2-23
第5版()
专栏:

加速发展稻田养鱼
孟宪德
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不断落实,稻田养鱼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1982年全国稻田养鱼面积499万亩,1983年达到849万亩,一年增加了近一倍。但是,和全国3.76亿亩稻田这样一个广阔的生产领域相比,数量就显得太少了,需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稻田里可以养鱼
我国的稻田养鱼,历史悠久,据史籍记载,早在魏武帝时代就开始了。千百年来,稻田养鱼一直是南方一些丘陵山区的农村副业,也是解决农民吃鱼问题的一个重要来源。解放以后,五十年代发展也比较快,但随后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加之传统的养鱼方法没有随着水田耕作制度的改变而相应改变,以致稻田养鱼的数量逐渐减少。近几年来,水产科学工作者提出了稻田养鱼鱼养稻的水田生态系统科学理论,并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技术措施(包括利用稻田培育鱼种的技术措施),特别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这才使我国的稻田养鱼事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稻田养鱼鱼养稻,稻鱼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已为科学实验所证明。稻田养了鱼,鱼在田间游动、摄食,可以起松土、除草、灭虫的作用,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抑制杂草繁生,减少水稻病虫害,鱼类排泄的粪便又可以肥田。这就使水田的水、土、光、热、气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当然,稻田养了鱼,同晒田、施肥、灭虫等田间管理工作也有一定的矛盾。但是各地已经创造出许多经验,来解决这些矛盾。例如,采取开挖鱼沟、鱼溜、轮晒轮养的办法,解决晒田和养鱼的矛盾;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加深田水、喷洒叶面等办法,解决灭虫和养鱼的矛盾;采取重施基肥、巧施追肥、多次少量的办法,解决施肥和养鱼的矛盾。
稻田养鱼,粮鱼双丰收,在实践中也已得到了肯定。去年四川省郫县2,010亩试验田,亩产稻谷984斤,比上年不养鱼时增产40斤,亩产鲜鱼57.5斤。该县德源公社柏林大队六队,51户社员养鱼135.7亩,亩产稻谷1,027.6斤,鲜鱼77斤;其中,17户社员养鱼57.5亩,亩产稻谷1,003斤,产鱼99斤。1982年,江西省宜春县115亩试验田,有8亩已达到“千斤稻、百斤鱼”的目标。类似的典型事例其他地区也不少。
稻田养鱼利国利民
现在全国水产品年产量500万吨上下,人均占有量只有10斤左右,城乡人民都感到吃鱼难。前年,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经过十年八年扎扎实实的工作,力争实现全国年产淡水鱼四五百万吨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水面发展养鱼生产,稻田养鱼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全国现有的3.76亿亩水稻田,如能有20%的面积养了鱼,亩产按20斤计,产量就是70多万吨,如果亩产达到30斤,就超过100万吨,相当于现在全国淡水养鱼的总产量。此外,发展稻田养鱼,还可为我们开辟一条解决鱼种问题的新途径。许多地方把鱼花放到秧田里,个把月就可以长到寸把长。秧栽完后,就把鱼花拿到稻田里去育鱼种。秧田育鱼苗,稻田育鱼种,塘库养成鱼,田塘结合,一条龙生产,可以形成一个新的生产系列。这对于促进整个淡水渔业的发展,也将起很大作用。
稻田养鱼是集约经营的方式,符合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大幅度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经济效益,是农民勤劳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它既是种植业,又是养殖业,种稻养鱼,一田两用,本小利大,是农民乐意接受的。如果实现亩产“千斤稻、百斤鱼”,一千斤稻价值120元,100斤鱼也价值120元,一亩顶两亩。即使是亩产二三十斤鱼,价值二三十元,也很可观。
加速发展稻田养鱼,一不要占水面,二不要挖鱼塘,三不要新增排灌设施,四不要专用饲料,五不要多少成本,六不要多么复杂的技术操作,而且当年养鱼,当年受益。湖南的农民说:“稻田养鱼不困难,又增谷子又赚钱”;“稻田养鱼不费力,吃鱼、赚钱、送亲戚”。这说明,稻田养鱼利国利民,大有可为。
怎样加快稻田养鱼的发展速度
要加快稻田养鱼的发展速度,首先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不但要提高广大农民的认识,而且要提高各级领导,特别是县、社领导的认识。四川省大足、崇庆、郫县很重视稻田养鱼,做到了思想上有个位子,组织上有个班子,工作上有个法子,所以,稻田养鱼就很快发展起来了。
其次,要典型示范,抓点带面。水产部门要下决心搞好典型示范,把稻鱼双丰收的事实拿给农民看,才能吸引更多的农民搞稻田养鱼。
第三,要用政策调动农民养鱼的积极性。要明确宣布稻田养鱼谁养谁收,谁养归谁;不搞派购,主要靠市场调节,价格可以随行就市;对破坏稻田养鱼和偷鱼、霸市者,要严肃处理。此外,要积极帮助农民解决在稻田养鱼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他们的积极性能够持久。
第四,要提供足够的鱼苗、鱼种。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一些苗种场,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发展一批苗种专业户,还可以积极收集天然水域的鱼卵,孵化后供应农民。水产科研机构要组织力量,研究适合稻田养鱼的新品种以及不同稻田放养不同品种的比例等。
第五,加强技术指导,普及稻田养鱼知识。有条件的地方,要给重点公社配备渔业技术员,对专业户也要给予技术培训。要编印一些通俗易懂的科技资料,广泛地发到生产者手中。也可以搞一些幻灯片、录像,进行巡回宣传。还应该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广泛传播稻田养鱼的知识,介绍稻田养鱼的典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