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拐子香油”进城镇落户记 农民们说:有地委书记撑腰,我们致富的顾虑消了,胆更壮了,劲更足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02
第2版()
专栏:

“拐子香油”进城镇落户记
农民们说:有地委书记撑腰,我们致富的顾虑消了,胆更壮了,劲更足了
1月25日,一位农民在河北省邢台地委机关找到地委书记周基,要求在本县县城乞村落户,从事香油加工。周基同志鼓励他说:“你想的对,务工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符合政策,我支持你。”
这位农民叫秦保科,今年27岁,全家3口人,是平乡县停西口公社西上疃大队的社员。从父辈起,他家就在乞村集上磨香油。他们加工的香油味香、色正、汁清,在群众中享有盛名,远销到北京、天津。他父亲曾被日本侵略者打伤了腿,走路有点拐,于是,留下了“拐子香油”的名号。十年动乱,他一家人回到了老家。从此,县城的人们再也吃不上“拐子香油”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秦保科重操旧业,在乞村租了三间房子,办起了香油铺。小小香油铺一开,四面八方的顾客慕名而来,秦保科的香油供不应求。加工香油是秦保科的一喜,家里的五亩半承包地成了一愁。顾了种地顾不了磨香油,结果两边耽搁,庄稼种不好,加工香油年收入也只两千来元。头些日子,他听人说中央一号文件上讲,务工农民可以把土地转包给别人,还可以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就上了心劲,产生了在县城落户的想法。秦保科的想法向外一透,有的为他担心:“把土地转包给别人,万一政策一变,你丢了地咋吃饭?”有的说:“落户是好,没人支持不行。”1月20日,他在《邢台日报》上看到地委书记周基帮助社员研究家庭收入怎样翻番的消息,心里一亮:找周书记谈谈去。
秦保科立即登程,找到地委书记周基和地委秘书长菅志敏,把自己要进城落户的想法和思想上的“怕”字说了一遍。周基和菅志敏不仅支持他,第二天,还专程到平乡县解决秦保科到集镇落户的问题。一到县城,周基和菅志敏先看了秦保科的香油铺,然后,把县委书记邢连印、县长黄仁朝以及有关同志召集到一起,商定了秦保科转包土地和在县城落户的具体事项。周基对乞村的干部说:“你们不仅要欢迎秦保科落户,还要欢迎更多的务工、经商和办服务业的农民来集镇落户。要记住,只能给落户人以方便,不能敲竹杠。”
1月27日,秦保科经集体同意,自找了对象,把五亩半责任田转包给社员秦保华。双方协定,转入户秦保华除承担向集体承包合同的内容外,还以平价承担转出户的口粮。县城所在地的乞村公社北牌大队,为秦保科选定了安家的地方。农民们说,有地委书记撑腰,我们致富的顾虑消了,胆更壮了,劲更足了。 丁辛戈 陈秀彤 刘秀礼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