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书店好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02
第8版()
专栏:

书店好事
陈翰伯
去年我连续出差三次,到过三个省会和几个省辖市。每到一地,我必到新华书店去参观访问。一路上,我听到好事三数则。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今天想反其道而行,把好事传一传。
在一次讨论古旧书的会议上,我又想起了开架、闭架的问题。如果经营古旧书仍然不许读者去摸书,那就关门好了。我问了一声,你们那里是开架,还是闭架?
很多同志异口同声地答曰:“我们那里是开架!我们从来不闭架!”会上引起一片掌声。我心中为之大喜。多年来,我为此奋斗,现在在局部地方实现了,我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后来,我到了贵阳。在那里,不只古旧书开架售书,综合、科技门市部都是开架售书。我心情极为振奋,就在几家门市部里,短暂地享受了一点自由翻看的好处。我已有二十几年未曾得到这种乐趣了。
“我们坚持开架售书。”省新华书店经理告诉我,“读者欢迎,书店的营业额日增,我们为什么不开架呢?”
“当然,直到今天,一开架就丢书。我们只得加强管理,提高营业员的责任心。但我们绝不退回到闭架上去。”
我听了这番话,十分赞赏。十年来,我第一次听见一位书店负责人说出如此正确、如此坚定的话。
过去我多次听见说“开架是资本主义,闭架是社会主义”的说法。对此我从来不予赞同。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主要在所有制上,而不在开架闭架上。
我走到科技门市部,发现这里有一位营业员是大学毕业学生。大学生在书店卖书,的确是少见的好事。她对我说:“我非常愿意做这个工作。我只懂点农业,别的门类的书,我就摸不到门径了。”
如果书店营业员的文化能够大为提高,对书的知识丰富一些,对于提高服务质量,该是多大的好事呀!
贵州省店正在贵阳兴建一座新的门市部。据经理告诉我,他们要在四楼设一个服务部,专门陈列一些书,供教授、学者和专家查阅资料。如果需用哪本书中的哪一段,都不必动手自己抄,书店备有复印机,立等即可取得,只收一点钱。
这是设想周到的好事。我当然并不主张把书店办成图书馆,但是在书店里多为读者想些便民措施,又何乐而不为呢?
祝书店好事越来越多,把书店办成文明经商的阵地吧!
我写这篇短文,一定会引起某些同志之不快。我无意强加于人,不同意见是可以讨论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