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2阅读
  • 0回复

怎样办黑板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1-27
第3版()
专栏:

  怎样办黑板报?
钟毓琳
全国各地的黑板报,不管在工厂、农村或城市,不管在宣传时事,阐扬政策,或推动生产上,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黑板报的领导与组织问题能否解决,可以说是黑板报成败的关键问题。根据现有的材料,解决这个问题,有下列各种方法:
一、由当地行政机构和党委组织一个专门机构来统一领导黑板报工作。如粤中人民报所介绍的鹤山三区黑板报就是由区成立了黑板报管理委员会,专门负责黑板报的采访和编写工作。皖北怀宁县成立了黑板报编辑委员会,联系和领导各区的黑板报工作,供给各区黑板报资料,规定每乡至少建立一块,由乡村干部及小学教师等组成黑板报工作小组来进行工作。除怀宁外,有些村是由村长、中共支部书记、宣传干事、小学教师及农协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的负责人六人至七人,组成村黑板报委员会,由村长、支书任正副主任。这样县、区、乡、村都有一定的组织机构。负责宣教工作的干部,如能把黑板报工作当做重要的政治任务,黑板报便能坚持下去并取得成绩。
二、在城市郊区,以文化馆为主,组织动员各机关、团体、学校分别来办。如河北通县黑板报就是由文化馆统一领导,发稿给各小学办理。苏北东台也是以民教馆为主体,召集各有关机关负责人,成立了黑板报委员会,由教育馆编好版样,分送各校社教主任,由他们组织小学教师、塾师轮流抄写。石家庄的文化馆本身只抄了四块,但对全市百余块黑板报有示范和推动的作用。
三、在工厂内,一般都是由党支或工会来搞的。长辛店铁路工厂、石景山钢铁厂,他们的黑板报,都是由工会来主持的。东北沈阳第一机器厂第二制造场,成立了黑板报小组,由支会主席担任小组长。因为工厂的生产工作有高度的组织性,黑板报的领导问题就比较单纯。
四、城市的街道黑板报,大多数由公安局统一领导居民小组来搞。如浙江宁波全市有一百六十八块黑板报,都由公安局领导,由派出所来督促居民小组办的。北京则由各派出所自行管理,公安局尚未予以统一领导。有些黑板报是由各报的读报组办的。
黑板报的内容必须切合群众的需要。如农村中发生疫病,黑板报就要宣传防疫。工厂内发薪的日子,黑板报就要附带公布工资米或折实单位的牌价。大同文化馆经常与大同市各机关保持联系,把各机关要告诉群众的事在黑板报上登出来。同时又把文化馆问事处所收到的群众提出的问题,送到有关机关去解答,然后在黑板报上答复群众。
关于黑板报稿件的来源问题,目前已有不少报纸,特地撰刊黑板报的资料,专供各地黑板报参考。时事手册每期都有几条时事摘要。通县文化馆曾将时事新闻加以改写,发给各黑板报刊用。但当地的新闻,就必须由通讯员负责采访。城市的黑板报通讯工作,各地都由机关、学校、群众团体、工厂的积极分子来负责,农村中则由农会、妇女会、党团员、小学教员、民兵、及其他积极分子共同搜集稿件,不会写的找人代写。如平原安阳四区郭王度村是由小学教师负责的,全体村干部负责收集材料,到晚上大家碰头,研究编写。搜集材料必须注意真实性和时间性,尤其是批评和表扬的稿子,更要慎重处理。解放日报介绍上海纺织二厂的黑板报经验,其中一条就是:“掌握时间性是最主要的条件,群众看黑板报觉得每天都有厂里的消息,都有新的内容,就欢喜看。”
稿件必须力求通俗,最好多用一些当地口语,尽可能做到:非但能使群众看懂,而且能被听懂。可把适当材料编写成群众高兴听的快板、墙头诗、顺口溜等形式。湘西溆浦县的黑板报,稿子写好以后先念给农民听,听不懂就改,曾经有些稿子改写两三次才登出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