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真实性”小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06
第8版()
专栏:

“真实性”小议
夏朴
大约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看重文章的真实性的。《世说新语·轻诋篇》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晋朝的裴启著了一本《语林》,写的是汉魏以来直到当时一些人可称道的言语应对。这书一时颇为盛行。不久,谢安看了,宣称书中所记他的话不真实。谢安是个大人物,于是这书就迅速贬值,终于失传了。
今人是否还有魏晋人风度,我不甚了了。但仅就对真实性的重视这一点而言,倒确是依然还与魏晋人特别是谢安相去不远。新闻单位由于职责关系,往往首当其冲。报社记者就某种时弊或不正之风写成文字材料供领导机关参考,乃常有之事。如果这份材料竟到了与此事有关的当事者手里,间或再加上派性干扰,这可不得了,会马上引起轩然大波。为此,报纸就要挨批评;记者所写情况真实性不足云云。这种现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落实政策、平反错案、机构改革直到最近整党中屡见不鲜的。
“真实性”是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职业道德,“客里空”是不能允许的。可惜的是,在对真实性十分认真的人中,有些是并不愿意把真实情况公之于世的人,而且往往是最善于捂盖子、打掩护的人。笼统地说这些人反对报道失真,也是不够真实的。如果谁赞扬他所主管的地区或部门的成绩,即使说得过头(也是一种“不尽真实”),却从不见他出来反对。这也就拆穿了西洋镜:其所谓反对真实性不足者,只不过是反对说出真实情况的借口罢了。
毫无疑问,即令是仅供参考的内部材料,反映情况也应力求全面,力求真实。可是,当前的现实就是如此复杂:同样一件事,由于调查者不同,被调查者各异,不是常出现黑白颠倒、是非不一吗?何况,画家写生,也不免有所取舍,无法做到毫发毕肖的。人们常说更逼真的是照相,其实照相也是极其片面的,它只能照下对着镜头的一面。倘要求“全面”,还须在拍摄了正面相之后再拍一张背影才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原则:宜粗不宜细。我们在要求材料的真实性方面,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只要基本事实确凿,只要反映出事件的本质,就不必在枝节上纠缠呢?特别是对被批评的人。经验往往告诉我们:在枝节上纠缠不休,其目的不过是想抹杀主干而已。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