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打破割据 放手“拿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07
第1版()
专栏:

打破割据 放手“拿来”
本报评论员
科学技术是人类的智慧结晶。没有人才,就不会有科技进步。人才可贵,对于加速发展我国经济更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一穷二白,文化落后。在众多的人口之中,科技人员只占很小比例。这就决定了我国在发展经济中,更加需要摒弃封闭政策,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对外开放,有两层意思:一是对外国的开放,一是对国内外省、外市、外单位开放。后一层意思尤其具有现实意义。我国的科技人才原本就少,多数又集中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沿海大城市,相比之下,大西北、大西南等边远地区,人才稀缺。不仅在不同地区科技力量悬殊,就是在同一地区的不同部门,差异也很大。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科技人员虽然较多,主要也是集中在少数大单位、大企业中,许多中小企业却缺乏行家里手。一些地区和部门,有大批科技人员窝工、浪费;另一些地区和部门,苦于无专业人才;那些被积压的人才不能流动,形成了经济局面的一潭死水。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一方面要靠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打破科技人员的“部门所有制”,尽快做到人才流动,让人才各得其所,各显其能;另一方面,技术先进的地区和部门要对外省、外市、外单位实行开放政策,经济和技术后进的地区和单位要积极采取“拿来主义”,尽一切可能把先进地区和单位的现有科技成果“拿来”,广为传播,使之成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绍兴市在人才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借用外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大工厂的技术力量,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他们的作法打开了人们的眼界,值得各地区、各部门重视,特别值得技术落后省份和中小企业借鉴和学习。
在省、市、自治区以及单位之间实行开放政策,必须破除“割据”思想,打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目前,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省、市、自治区以及部门之间互相封锁,都怕对方的势力插进来,抢走本地区、本部门的好处。我们有些同志,习惯于把人才当做本部门的固有财产。他们只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积压浪费人才不心疼;把人才调出去支援别人,总是不能接受,多方设卡阻拦。当然,在现行的人事制度下,放走人才容易,罗致人才困难,这也是客观因素。因此,改变人才的割据状态,必须先改革人事制度。有的技术落后省区自恃有资源优势,有发展潜力,总想单干,自搞一套。他们不愿意同先进地区合作,不积极引进别人的先进技术和资金,认为合作吃亏,不如自己干,万事不求人,“肥水不落外人田”。这是一种狭隘的小农经济思想,照此办理,不知要花费多少重复劳动,浪费多少资财!拒绝“拿来”的做法,实际上是自甘落后的做法,说的重一些,是一种慢性自杀政策。
当前,世界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最新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这是一个潮流,我们必须紧紧跟上。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搞封闭政策是不行的,割据更不行,唯一正确的作法,就是放开手脚,处于优势的要进一步打开大门,处于劣势的要积极“拿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