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一代革命女杰——危拱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07
第4版()
专栏:

一代革命女杰——危拱之
刘子久 熊天荆 王若林
岁月的流逝,会使人们记忆中的往事渐渐暗淡起来。可是,在我们的脑海里,却时时浮现着一位坚强的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她为了劳动人民的翻身解放,历尽了千辛万苦;她把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她就是我们的好大姐——危拱之同志。
危拱之同志1905年出生于河南信阳,从小家境贫苦。1926年,危拱之瞒住家人,毅然报考了武汉军政学校(即黄埔军校分校)。因为危拱之是缠足放大,紧张的军校生活和各项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她付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代价。她在军校参加了共产党,成为我国第一批受过正规军校训练的女共产党员。
1927年底,危拱之同志离开军校到广东的海陆丰,在军队党代表办公室从事《红军生活》报的编辑工作。
1929年,党派她去苏联学习。两年后,她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为了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扩大红军的政治影响,党派危拱之到中央苏区组织苏区的文艺团体,在瑞金办高尔基学校。危拱之克服了重重困难,组织训练了红军剧团;编写了大量戏剧、歌曲和舞蹈;培养了一批文艺工作者。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党中央派危拱之到河南省委先后担任秘书长、组织部长。她在开封以扶轮小学为秘密工作据点,并依靠该校地下党组织,又将学生中的活跃分子组成孩子剧团等各种救亡团体,很快使扶轮小学成为开封抗日救亡运动的前哨。
日寇进攻徐州时,危拱之带领孩子剧团沿平汉线南下,到豫南豫西南地区从事爱国抗日宣传,博得各界的赞扬。
1939年11月,国民党反动军队突然向新四军留守处(河南省委机关)进攻(历史上称为“竹沟事变”),扬言要消灭河南的共产党。敌人用强大火力攻占了半条街,并包围了留守处。河南省委的王国华指挥战斗反击敌人,危拱之则机智、沉着地组织突围。在敌人的包围中,她和省委机关的同志坚持战斗两天一夜,在一个漆黑的雨夜里突围出去,带着100多名干部,胜利地完成了突围任务。突围后,她又回到豫西南特委工作。
河南省委认为她是有作为的杰出女同志,选她为党的七大代表。
1945年初冬,塞北已是滴水成冰的时节。危拱之经过两个月风尘仆仆的行军,终于从延安到达热河赤峰。当时日寇投降不久,我军配合苏联红军第一次解放了赤峰市,党委派她担任市委副书记。
当时,赤峰市到处是战争造成的创伤,群众缺衣少粮,生活十分困难。为了支援部队向东北进军,危拱之带领大家节衣缩食,每日都是高粱米加咸菜,隆冬不升炉火,甚至不烧开水。她应享受吃小灶的待遇,但她坚持同大家吃大灶,同住办公室。
1946年秋冬,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全面内战,向热北地区发起猛攻。经过激战,我军一举歼灭敌军10个机械化团。战斗结束时,危拱之带领100名党政干部及区街积极分子向北转移,途中遇到大批敌机低空袭击。她沉着冷静,指挥果断,让大家立即疏散隐蔽起来。她却只身一人赶起一辆马车,朝前急驶掀起尘土。马车跑远后,她灵敏地从车上跳下,猛然打马,马车飞奔向前,转移了目标。敌机向尘土飞扬处投掷了大量炸弹,却未伤一人。
1947年,我军二次解放赤峰市,危拱之同志被任命为市委书记。日寇败退时破坏了的东北细菌工厂的鼠疫蔓延到了赤峰市,军民受到严重的威胁。当时驻赤峰的中央分局、军区等军政机关全部撤离,封锁城市,防止扩散。中央分局的领导程子华、黄火青等同志都劝危拱之同时撤离,但是,她却坚持与全市人民共患难,周密细致地布置全市干部投入消灭鼠疫的战斗,取得了胜利。
不久,中央关于土改会议精神传达下来,危拱之将市委工作交给马青年、张立文同志,自己不顾疾病缠身,下乡参加土改。
危拱之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她在革命历程中曾经受住了各种曲折的磨难。1933年到1934年,中央苏区肃反扩大化时,危拱之这样的好同志被视为“阶级异己分子”,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就在失去党籍的沉重压力下,她仍然坚信党会把问题弄清楚,坚定地跟随党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受住了难以想象的考验。到达陕北后,她的问题才得到平反,恢复了党籍。
1937年,危拱之被派到河南省委工作,成绩显著。1943年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进中央党校学习。康生制造了所谓的“抢救失足者运动”,诬称11个省市的地下党是“红旗党”,河南省委也被列为“红旗党”之一。当时担任河南省委负责人的危拱之,因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抵制康生的极左,也被怀疑诬为特务,被隔离审查。这是对她又一次严峻的考验。待问题搞清了,危拱之立即打起背包,遵照党的指示,又向东北战场进发。
全国胜利了,含辛茹苦奋斗了几十年的危拱之同志已经不能再坚持工作了,她患了严重的开放性肺结核病,1973年便和我们永别了。
凡和危拱之接触过的同志无不深切怀念她。她无愧于共产党员称号。人民将永远纪念危拱之同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