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从山寨到城市——记大凉山上第一支彝族农民建筑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08
第5版()
专栏:

从山寨到城市
——记大凉山上第一支彝族农民建筑队
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北部,活跃着一支由104名彝族青年农民组成的建筑队伍。他们跻身于现代建筑行业,以工期短、质量高、造价低的特点,赢得了人们的赞扬,在大凉山北部小有名气。这就是甘洛县玉田公社建筑队。
1978年7月,玉田公社一个彝族寨子里,青年阿木子卡邀了八个朋友,第一次承包了玉田区委一座平房建筑。年底,这支队伍扩大到20人,又承包了区邮电所一幢平房建筑。当时他们的存在还未被承认,没有资金,没有设备,又缺乏技术,拿着农家工具,打着赤脚在寒风里拚着命干,每人每月只能摊上四五十元。有人感到无利可图,不堪承受繁重的劳动和严格的纪律约束,退出了建筑队,剩下的还是原来8个人。然而,玉田区委的领导同志看到他们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不仅鼓励他们继续干,而且将区里好几幢住房建筑承包给他们。这只“雏鹰”又慢慢地展开了翅膀。第二年初,队伍扩大到30多人。这一年,他们承包了区里四幢平房和两幢水泥结构楼房的建筑,开始了向现代建筑工艺的探索。人多了,管理经验丰富了,建筑技术也有了提高,面对新的更高要求的建筑,已到鸟枪换炮的时候了。他们一次向国家贷款3万元,买进一辆汽车和其它中小设备,提前完成了全年承包合同,年产值达到8.2万多元,每人每月工资提高到60多元。1981年,经甘洛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县工商局发给了营业执照。
山沟里的激流,总是一个滩连着一个弯。前两年,这个小建筑队的存在还“不明不白”时,人们把他们视为一伙“弹簧工”,似乎还无所谓。可是,当它刚一被“正名”,一些思想保守的人就看不惯了,认为他们违背了彝家建房打牛、买酒招待众乡亲的习惯,想方刁难他们。然而,在领导和群众的支持下,他们还是站住了脚跟。1982年,这支建筑队伍迅速壮大到72人。
1983年6月,他们驾驶着两辆汽车,带着各种设备,开进了新兴的甘洛县城,同来自汉族地区和本县国营的20多个建筑队展开了竞争,连续承包了五项两楼一底和三楼一底的楼房建筑工程。半年里,他们以全优质量完成了任务,平均一个多月完成一幢,建筑总面积5,280平方米,获得纯利润近2.5万多元,人均年收入比当地一般农民高出十倍。
也许有人对此并不以为然。是的,同祖国内地无数乡镇工业的建筑队伍相比,他们无论在规模、产值、技术水平上都算不了什么。但是,在边疆,在这片从奴隶社会获得新生的土地上,他们走出山寨,改变几千年来陈旧的建筑工艺和建房旧俗,把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同现代化的城市建筑结合在一起,同商品生产结合在一起,是彝族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难怪有人说:这是大凉山建筑史上崭新的一页。崔康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