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阅读
  • 0回复

进一步打开农村致富的大门 太仓县疏通农村商品流通渠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11
第2版()
专栏:

进一步打开农村致富的大门
太仓县疏通农村商品流通渠道
本报讯 记者孙健、通讯员朱汝鹏、陆鼎祺报道:江苏省太仓县积极改革农村商品流通体制,促进商品生产发展,进一步打开了农村致富的大门。
近年来,太仓县农村商品生产发展很快。由于流通渠道不畅,不少农副产品积压严重,霉烂变质。去年,全县烂掉水蜜桃、青蚕豆、鲜带鱼2,500多担。县委、县政府经过调查研究,认识到农村商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太仓县在农副业生产资料、农民生活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销售方面,大胆开放多种流通渠道,在各乡建立多种经营服务公司,鼓励农副业企业自销、个体贩运、农民自产自销等。积极扩大流通范围,在农副产品收购上,增加议购产品。对农民急需的商品,积极组织计划外货源。
太仓县还在供销、加工、贮藏、运输4个环节上组织配套成龙,特别在加工贮藏上做文章。商业、水产、食品部门建造的冷库,库容量达2,500多吨。全县常年从事运输的有拖拉机386台、挂机船864条。农副产品加工厂已发展到41个,从事加工业的农民达2,000多人。娄东乡有300亩桃园,过去桃子熟了卖不掉,去年,这个乡的多种经营服务公司与供销社联营办了蜜饯厂,收购桃子、冬瓜、长生瓜等近20万斤,加工成奶油桃片、瓜糖红、绿蜜瓜,在上海等地打开了销路。目前,全县蘑菇、豆类、大蒜等9项大宗农副产品,已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
这个县还增设收购供应网点,形成网络。全县建立了一支约有5,500多人的购销队伍,包括社队企业购销员、个体商贩等,使商品流向的信息灵敏度大大加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