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十任县委书记都把绿化荒山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右玉县成为“三北”地区绿化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12
第2版()
专栏:

十任县委书记都把绿化荒山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右玉县成为“三北”地区绿化县
本报讯 通讯员张俊宽、记者王漫沧报道:地处黄土高原的山西省右玉县成为我国“三北”地区实现绿化的县。1983年全县宜林荒山全部绿化,有林面积已占总土地面积的45.8%,人均有林15亩。随着绿化的逐步实现,农牧业生产也出现新局面,去年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翻了一番。
右玉县是山西省西北部古长城脚下的一个山区县。全县16个公社,91,000人,总面积294.6万亩。过去这里风沙肆虐,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右玉府志》记载:“每遇大风,昼晦如夜,咫尺人物不辨”,“禾苗被拔,房屋多摧,牲畜亦伤”。解放初,全县基本是赤地一片,森林覆盖率仅0.03%。从1953年开始,右玉人民开始了植树造林,经过三十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使全县210座荒山,3,900多条大小沟壑全部栽上了树。
春回大地,绿树成荫;风和日丽,空气清新。自然条件的巨大改变给右玉人民经济上带来了极大好处:树枝和灌木解决了农户的烧柴困难;过去每年烧掉的150多万担畜粪进了田;用于买煤的60万元钱也节约下来了。林地每年提供饲草1,000万斤,提供新建四五千间房屋的木料。现在大部分社员搬出了窑洞,住上了新房。全县木材蓄积量已达23.7万立方米。畜牧业生产逐年发展,羊和大牲畜的数量去年比历史最高年份分别增加了31.5%和15.3%。畜多,肥多,粮多。
右玉县实现绿化,是历届县委把植树造林作为改变贫困面貌的根本途径,带领群众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结果。三十年来,右玉县换了10任县委书记,但是带领群众绿化荒山的“接力棒”一任一任传下去。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庞汉杰同志,当年骑着毛驴搞勘察。从此以后,历任县委书记都把绿化荒山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交接班时,卸任的要交代绿化工作,接任的要向县委和全县人民表明抓绿化的态度。这种做法已形成了传统。去年离任的县委书记常禄同志,是拿着“接力棒”冲刺的人。1975年他调到右玉,八年来,全县造林面积扩大了一倍多。他和县委的同志们这样要求自己和各级干部:一个在右玉工作的共产党人,不在右玉的土地上留下一“草”一“木”,就有愧于人民,有愧于子孙。
现在全县已有林业“两户”1,000多户,自留山22万多亩。去年春天,社员自留山一季造林8万多亩,数量多,质量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