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6阅读
  • 0回复

美帝在燕大进行的文化侵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1-01-28
第3版()
专栏:

  美帝在燕大进行的文化侵略
龚理嘉 卢念高
奥斯汀去年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曾经无耻地把美国在中国办学校说成是它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在他所提出的学校里,第一个就是燕京大学。那么,让我们看看,美帝通过燕京大学,究竟表现了那样的“友谊”。
燕大是一九一九年成立的教会大学。有教职员学生一千多人。它的经费,绝大部分出自美国大资本家。美国大资本家的代表和牧师等等,组成了一个“燕京大学托事部”(一九四五年以后,在华各基督教大学的托事部改组成“在华基督教大学纽约联合托事部”,成为美帝在华文化侵略总枢纽),负责制订政策,分配经费等事,来控制学校的大政方针。美国反动杂志《时代》的老板亨利·鲁斯、铝业公司董事长戴维斯、三十多个面粉厂的老板但弗斯等,都是“托事”。“托事部”每年花二十多万美金,通过阴险狡诈的司徒雷登来作它在燕大实行文化侵略的主持人。
为了蒙蔽中国人民,当一九二八年燕大向伪教育部立案时,它的董事会的中英文简章,就根本两样。董事会上面的这个“托事部”,在英文简章里是有的,在中文简章里却一字不提。司徒雷登还抬出了老翰林吴雷川先生作名义上的校长,自己作校务长。实际上,这个校长只能起个文牍主任的作用。一九四六年,司徒雷登当了驻华大使,他还通过他的走狗蔡一谔(前总务长,现在台湾)、梅贻宝(前文学院长、现在美国)等,从中控制。
抗日战争开始以前,燕大的课程、校风,甚至于在一些极细微的生活中,无处不散播着“美式”的毒素。一九二五年左右,燕大历史系七个教员里,只有两位是中国人。连《中国现代史》都由外国教员教,把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说成恩典,连鸦片战争都说是因为中国不愿做买卖才打起来的。那时的新闻系,教的是怎样办英文报。所有的参考书都是美国的。使你毕业以后,只能到外国通讯社和国民党的对外宣传机关去做事。
过去,在这所美国式的大学里,随时随地都在传播“美国生活方式”,培养“美国第一”的思想。每年新生入学,都举行新生招待周,正当新生们眩惑于燕园的美丽的时候,就有人告诉他,这是贝公楼,是美国人纪念贝士弗德先生捐的;那是麦风阁,是美国人纪念麦纳女士捐的,无形中就给上了亲美、崇美的第一课。燕京有很多美国教职员和留美的中国教授,在他们的言行中,都有意无意地反映着美国生活方式。一九三○年以前,教员不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绝大多数都用英语教课,连国文系出布告也用英文。在教职员学生中,无形中造成了中国人不爱祖国语文的风气。蔡一谔、梅贻宝等,更是见了面从来不说中国话,却说英语。抗日战争开始以前,很多学生起了洋名字,中国人见面都是“哈罗”、“哈罗”、“亨利”、“玛丽”的。有些人还故意地学习美国式的点头、问安等。
美帝国主义者在燕大,还故意利用待遇的高低来造成亲美、崇美的观念。一九四七年,美国教职员的待遇比中国人高几倍。中国教授的最高薪金还不到一个美国助教的一半。中国教职员代表曾向代理校务长美国人窦威廉提出质问。回答是:“美国人效率高。”但是,就在那年,有个美国人希金斯到电机系来教书,打开了电滚子连装都装不上;书上把图印倒了,他都看不出来。
有人说:“美帝的文化侵略是长线放远鹞,要从远处才能看出厉害来。它总是利用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前进的思想,来进行反动的阴谋。”这是确实的。当一九三○年代,中国知识分子高唱到农村去的时候,燕大的美帝国主义分子就在京郊清河镇办了个实验区,用改良主义来麻醉学生,把爱国青年引上歪路。美帝利用燕大来进行文化侵略,并不轻易地暴露狰狞面孔。它是笑里藏刀,杀人不见血的。它通过燕大的生活环境、课程内容、待遇、风气等方面,毒害中国青年,使他们认为美国一切都好,中国什么都不行。在一九四九年前,大多数学生都想毕业后到美国去“镀金”,至少也要到与美国有关的机关去作事。就是在这次抗美援朝运动开始时,有些师生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还不肯承认,对美帝国主义不发生仇恨的感觉。但是,美帝在燕大装的那副假仁假义的面孔,并不是永远装得那么好的。它的阴谋,早被学校里先进的师生看穿了。如一九四八年清华、燕大学生在反饥饿、反迫害运动中举行示威游行时,学生生活辅导委员会主席、美国人吴路义曾下令关校门,不许两校学生进入燕大。一九四七年国民党匪帮发动内战,被解放军打得落花流水时,以司徒雷登为首的一些美国教职员曾在燕大高唱:“国共都不好,中国知识分子应团结起来,过问政治”,阴谋培养第三种势力的民主个人主义者来破坏革命。到北京解放前夕,他们还散播什么“中共好,可千万别跟苏联学”,企图离间中苏友谊。这种阴谋技俩,不只暴露他们的原形,而且遭到了严重的反击。“一二九”、“一二一”等学运高潮时,不管梅贻宝之流,怎样提倡跳舞等玩乐来麻痹学生,但是,燕大的中国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一二九”起,就一直站在学运的最前列。“一二九”时,他们曾和清华学生一齐冲开紧闭的城门,英勇地举行示威大游行。在和美帝直接搏斗的“抗暴运动”、“一九四六年底的沈崇事件”和“反美扶日运动”(一九四八年六月)中,他们和广大中国学生在一起,对美帝的侵略暴行,予以严重的打击。司徒雷登恐吓和诬蔑中国学生的声明(一九四八年六月),首先就遭到燕大学生严正的斥责。他们鄙弃美帝救济的鱼饵,把“中华救济团”施舍的牛奶票、鸡蛋票贴到墙上去。燕大学生是爱国的,正义的,是不甘心作洋奴的。
北京解放以来,全校师生逐渐认识美帝的真面目。特别是经过在这次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时事学习,他们更进一步地分清了敌我。他们热烈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教育机关的决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