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在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的帮助下 内江地区建成柑桔新产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12
第2版()
专栏:

在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的帮助下
内江地区建成柑桔新产区
本报讯 通讯员王行禄、贺守章报道: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与四川省内江地区签订柑桔生产技术合同,指导发展柑桔生产,加快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全区柑桔产量由1978年的1,100多万斤上升到7,300多万斤,成了柑桔新产区。
处于四川腹地的内江地区,气候适宜于柑桔生产,特别是沱江大红袍甜桔、金黄色的寿星桔和金钱桔,维生素含量高,色味俱佳,属传统的特产,驰名中外。前些年,由于技术跟不上,很多树到了挂果年龄不结果,成了“公树”,有的甚至叶片枯黄,缺素症严重,挂果的每株平均产量只有几斤。
几年来,柑研所对全区4,000多名果技员和34,000多名柑桔生产专业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初步掌握了柑桔栽培管理的整套技术。并联合开展了辐射育种、杂交良种、脐橙丰产以及50多个优良品种研究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同时,狠抓了两条大的增产技术措施。一是针对应投产的幼树迟迟不结果的所谓“公树”和对占投产果树74%的370多万株“小老树”,进行了喷涂激素,以果压冠,调整了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关系,使这批果树的产果率和产量都提高了两倍左右。二是针对土地偏碱,缺铁、锰元素,狠抓了培养地力,进行两改:把过去以培养果树地上器官为主改为培养地下丰产根系为主;把过去果园建设以水为主改为重施有机肥、以肥培土为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