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能这样治理脏乱差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13
第2版()
专栏:记者来信

能这样治理脏乱差吗?
夜晚,春寒料峭,济南长途汽车站候车室早已关门上锁,旅客们只好在寒风中哆嗦,这已经是第四夜了。
3月10日凌晨1时许,当记者来到济南长途汽车站时,候车室的前面已经聚集了一大群人。有位青年妇女坐在行李上不停地摇晃双腿,哄着怀抱中啼哭的婴儿。孩子的父亲赶紧脱下棉大衣,让妻子把孩子裹严实点。而他呢?双手插在裤兜里,一会儿蹦跳,一会儿原地踏步小跑。这时,挨着门口、墙脚下站着的人,也都一个劲地跺脚,试图通过活动来暖和发抖的身子。据说,前两天夜里下雨雪,人们也是这样在室外呆着。
候车室的大门紧锁着。透过门窗,我们看到高大宽敞的候车室里灯火通明,却连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候车室门口赫然贴着一张告示,红纸黑字写着:“奉省交通厅指示,车站下午五点关门,早四点半开门,特此通知。”上面签的日期是3月5日。这个车站的候车室,从五十年代就夜不锁门,方便旅客。那么,为什么在“全民文明礼貌月”期间实行夜晚锁门,让旅客在门外挨冷受冻呢?
据透露,这是为了整顿车站秩序,治理脏、乱、差。山东省交通厅的一位领导干部事前曾到车站当面“指示”。当时,车站的干部还有些顾虑,怕旅客被激怒了砸门窗。那位领导干部竟说:“坏几块玻璃有什么了不起,你们再装上就是了。”可见其决心之大!
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就想不出别的更积极一些的办法来治理这个车站的脏、乱、差吗?更何况,这样做,对那些迫不得已要在车站过夜的旅客,特别是旅客中的老弱妇孺,岂不是太残酷、太不文明了么!?请当局者深思。
新华社记者 李择红
刘德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