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阅读
  • 0回复

让交响乐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13
第8版()
专栏:答读者问

让交响乐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李德伦
问:上次您谈了为什么要听交响乐,现在请您再谈谈我国交响乐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
答:旧中国经济落后,一穷二白,不可能发展交响乐。解放前,我国连个象样的乐队也没有。解放后,生产力才真正得到解放,全国各地先后都有了乐队。但是,由于过多政治运动的干扰,我国交响乐发展十分缓慢,十年内乱它更遭摧残。粉碎了“四人帮”,特别是党的三中全会以后,交响乐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中央乐团仅1980年排练的节目,就超过了过去二十年的总和。交响乐的普及工作也日益广泛和深入,交响乐的“知音”大大增加。去年10月份,我在西安共做了15场有关交响乐的报告,听众们听得很认真。一个走读学校的同学们在露天地里听了3个小时,秩序好极了。我指挥陕西乐团演出了15场,场场客满。那些日子,西安简直掀起了一股“交响乐热”。其它地方也如此。这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增长,人们对交响乐的兴趣越来越大了。同时也说明,交响乐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不可理解的东西。只要我们音乐工作者多深入到群众中去做普及工作,
“曲高和寡”的交响乐就会变得“曲高和众”了。
但是,目前我国交响乐的水平还比较落后,还不能满足人民对交响乐日益增长的需求。全国交响乐团的数量还很少,演奏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一批演奏力量,应该把他们组织起来演出音乐会,如一个渡口市就能开交响音乐会,郑州市也成立了“爱乐交响乐团”。这都是好事,应该鼓励并加以提倡。但有些乐团缺乏有规律的日常排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除少数人有时搞小队演出有事干外,平时大多数人都闲着。希望有关单位重视这个问题,把乐团力量组织起来,进行正规训练,不要再浪费人才了。只要下决心,我们交响乐的演奏是不难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
难的是创作。交响乐的创作需要周期,需要一个较长的摸索和积累的过程。德国的交响乐产生于十八世纪末,而俄国从十九世纪初就有人开始写交响乐了,可直到十九世纪末叶、俄罗斯乐派才被世界所公认。我国写交响乐的人本来就少,现在即使写出作品,连抄谱费都难解决,试奏、演出机会也很少。如果现在还不下决心,不花人力、物力来抓交响乐的创作,我们将对不起子孙。
为了满足人们对交响乐日益增长的需求,发挥交响乐在建设精神文明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交响乐团的领导和改革十分必要。“铁饭碗”和吃大锅饭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过去,我们只能在运动的间隙中干点事,现在才有条件大干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交响乐队的工作抓好,让交响乐更好地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呢?希望有关领导部门重视这个问题,能下点功夫做这项工作。
让交响乐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我愿在有生之年,为我国的交响乐事业尽最大的努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