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阅读
  • 0回复

把重庆建成开发大西南经济中心 一系列改革措施正在实践中显示威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15
第2版()
专栏:

把重庆建成开发大西南经济中心
一系列改革措施正在实践中显示威力
本报讯 记者黄文福报道:重庆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计划,在全国计划中单立户头,成为我国目前唯一恢复计划单列的省辖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重庆市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之一。
重庆市改革试点从去年2月起进行,目的是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进一步搞活和开发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探索军工生产和民用生产相结合的新路子,形成以重庆为依托的、带动周围地区共同繁荣的、综合性的、开放型的经济区。重庆作为经济上相对的独立体,可以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开发西南经济的要求,自主地组织经济活动。
一年来的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给重庆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过去,重庆只是四川外贸的一个收购站、调拨站、中转站,无权对外谈判、报价、成交、签约、结汇,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受到限制。改革后,重庆有了省一级的对外经济贸易权限。去年,全市外贸收购创历史最高纪录。自营出口9个月,金额近3,000万美元。进口技术设备和短缺物资的金额,去年一年就超过1982年前五年的总和。目前,重庆已和38个国家和地区有了贸易往来。
多年来,重庆市经济是大生产、小流通。如今,这种局面已经改变。开放型的、多渠道的流通网络初步建立。去年,原属四川省管的14个商业二级站全部下放,和重庆各商业公司对口合并,统一组织流通。与省内外17个二级站、56个市、县级商业公司实行各种形式的联营,使重庆地方工业产品大量向四川西部和省外销售。
过去极为紧张的重庆交通运输,由于铁路、航运和公路等部门积极参加经济体制改革,去年出川物资货运量比前年增加57.3万吨。重庆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后,港航分家,打破部门、地区界限,扩大服务范围,去年原计划亏损286万元的重庆港,反而盈利100万元。
去年5月1日起,重庆在国营企业推行“利改税”,全市工业总产值比前年增长12%,农业总产值增长7%,财政收入增长10.18%。这是重庆多年来没有过的好形势。今年1—2月,全市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4.8%,财政收入按同口径比,增长12%。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