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阅读
  • 0回复

发达地区如何加速农业现代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15
第5版()
专栏:

发达地区如何加速农业现代化?
上海市罗店公社的做法是:一手抓机械化和科学技术推广,一手抓责任制,走专业化、社会化道路。
贺宛男
上海市宝山县罗店公社,经济发达,交通方便,素有“金罗店”之称。发达地区如何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他们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路子,就是:一手抓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发展生产力;一手抓责任制,调整生产关系,走专业化、社会化的道路。1983年,仅两万多人口的罗店公社工农业总产值就达到4,700万元,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77年比较,翻了近两番;上交给国家的税金增长七倍;集体积累增长两倍;社员分配增长一倍。
这个公社从1977年以来,已实现路成网,田成方,社员居住较集中;全公社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粮油烘干机等机械设备400多台(件),并有水稻育秧工厂,小麦、水稻等粮食作物大部分从种到收基本实现机械化;公社有农机、植保、排灌、种子四个服务公司和一个运肥专业队,拥有400多名专业人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高;6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工副业生产,工副业产值比重很大。这就是罗店公社的社情。
1982年秋天,上海市郊农村在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中,不少生产队选择了大包干的形式。罗店公社要不要搞大包干?公社党委认为这是关系全社的大事,要从实际出发,让社员自己作主。经过讨论,社员们提出:一要克服平均主义,完善生产责任制;二要继续减轻劳动强度,千万不要把丢掉了的镰刀再拣回来。公社党委经过反复研究,决定从社情民意出发,一手抓机械化和科学技术的推广,一手抓生产责任制的完善。凡是能用机械操作的农活,绝大部分仍由农机等服务公司承担;生产队所需粮棉油种子,全部由公社种子公司统一选良种供应。根据各种农活机械化的水平和不同需要,分别确定灵活多样的专业承包责任制:对以机械操作为主的粮食作物,实行“两头统、中间包”,即种和收由服务公司统一承担,日常田间管理,实行定额包工,分户包干;对手工操作较多的棉花、油菜等作物,实行联产到劳,统一交售;猪、禽和象蘑菇等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副业,重点发展专业户、专业组。
这种从实际出发,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多种形式生产责任制,既充分发挥了机械和先进设施的威力,又调动了人的劳动积极性。1983年,在气候反常多灾的情况下,这个公社粮食平均亩产仍达1,670斤,皮棉93斤,均居宝山县首位;乡镇工业利润则达1,203万元,成为上海市郊有名的“富翁”。
一年多的实践,使罗店公社党委进一步认识到,在完善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向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方向迈进,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因而在领导农业改革中更加自觉地朝着这个方面努力。如排灌公司不但按灌区实行专人承包,自流排灌,而且正在试制室内自动控制排灌;水稻育秧尽量发挥工厂化育秧设备的作用。他们还大胆试行“能人承包制”,即在一个生产队内,选择几个“能人”,承包粮食或其他作物生产,由各专业公司提供服务。去年,金星大队南陆生产队种田能手朱洪福,见邻近的西街生产队粮食生产老搞不好,就自告奋勇,承包这个队170亩粮田,平均亩产达到2,008斤,比原来产量增长40%。
为了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帮助发展生产,去年公社还邀请上海市30多个单位的70多名专家、教授,成立了罗店公社农村建设开发顾问委员会,并和上海农学院各系科订立了长期科技协作合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