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阅读
  • 0回复

愿我们有一个新的妇女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4-03-16
第8版()
专栏:

愿我们有一个新的妇女观
王友琴
在我们的节日里,可以写一千支颂歌,来赞美女性的美丽、善良、勤劳、忍让……但是,我愿意把认识、思考和剖析我们自身看得更为重要。
生活正在发生令人瞩目的变化。技术革命,经济改革,文明建设,时代的浪潮洗刷和震撼着已有的妇女观。过去,对成绩优秀的女生,人们赞扬她“简直和男生一样好”。今天,这种称赞的方式受到了挑战。在大型计算机终端,在现代化的实验室里,在学术会议上,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努力工作,顽强学习。目前北京大学有近三分之一的女大学生和五分之一多的女研究生。这不是为照顾比例关系而预留的名额,是通过同样的考试被录取的,甚至对她们的要求还要更高更严一些。她们开朗自信的态度,聪慧灵敏的气质,飞扬流动的进取精神,比所有的服饰和虚名都美丽辉煌得多。她们投身于科学,用自己的工作来推动时代和社会的前进;科学也给予她们回报,为她们事业和心灵的发展与开阔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她们将成为“超贤妻良母”,也就是说将超越传统规定的这两个职责,在更丰富的生活层次中发展自己。女性不但人口占据着量的一半,而且正追求质的平等。
但是,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都不是天经地义、令人满意的数字。谁都知道,在初级和中级教育中,男女比例是几乎相等的。是什么阻挡了我们呢?
我们可以在社会、文化、历史诸背景中找到其原因,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处境,但是我们更需要清醒地认识的,是我们的自身。我们不是天生的弱者,但我们确实有种种弱点。这些弱点是后天教养方式的熏陶和传统文化的渗透造成的。精神的裹脚布会造成心灵的扭曲和畸形。往往有这种情况:阻挡我们脚步的不是高山大河,而是我们心中的障碍。
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妇女往往有一种“二等公民”意识。这种意识的表现多种多样:做装饰品,做附属品,用屈从来换取被保护,用病态的手段来谋取私利……这是精神的“黑洞”,它会把一切闪光的、生机勃勃的思想吸完荡尽。
认识它!克制它!改变它!
我们应当确立和坚定自己的生活原则。要看到,通往四化的道路是崎岖的,艰难的,我们只有把吃苦耐劳作为我们人生哲学的一部分,才可能激流勇进。我们追求幸福,但这幸福应该有新鲜的、健康的价值含义。安逸、轻松、享受如果要和丧失独立的、奋斗的意志联系在一起,那就一钱不值。
建立一种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更为合理的妇女观,这是一个前进的民族的使命!
(原载第3期《中国妇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